1.股票投資 2.理財
2014年1月10日 初版一刷
作者簡介
施昇輝
樂活投資達人
台大商學系畢業後,以「文化人」的角色開始進入職場,曾任《天下雜誌》及《商業周刊》行銷企劃,接著又成為「百貨人」,任職遠東紡織/遠東百貨總經理室,然後在1988年證券商執照開放當時,轉而成為「投資人」。前15年歷任大順證券/群益證券/統一證券/日盛證券承銷協理,到2003年離開職場,成為專職股市投資人。近年只以一支股票為主,做為進出股市的標的,開啟「樂活過好日」的悠閒歲月。自從出版第一本書《只買一支股,勝過18%》暢銷之後,發願將以「寫作人」身分,開啟人生下半場。
目錄
●股票投資只有三招
→判斷
→紀律
→人性
●判斷
→大家習慣從報章雜誌或電視廣播中,先聽聽專家怎麼說
→「10個經濟學家,有11種看法」
→到頭來,還是要自己判斷
→判斷真的很難,所以它值得高報酬的回饋
※賺大錢的人,真的很會判斷嗎? 別傻了,他只是比你多一條「內線」
●紀律
→沒有內線的你,只有遵守「紀律」一途了
→技術指標沒有判斷的問題
→它已經夠低了,就是可以買進
→它太高了,就是該賣了
→股市永遠反應在事情發生之前
●用KD指標作為紀律的依據
→越低越該買,越高越該賣
→不是所有股票都適用
→個股有想像空間,KD值容易鈍化
→投機股一直漲、就算K到了95以上,它還是繼續漲
●只有大盤的KD不容易鈍化
→一來它沒有想像空間
→二來沒有人能夠操控它
→即便外資,也只能在期貨結算前5分鐘,偶爾施展一下他們的能耐
●人性
→三大弱點:貪婪、恐懼、僥倖
→漲時貪婪,想要賺更多,不知風險已臨門
→跌時恐懼,想要等更低點進場,結果反彈一路不回頭
→最糟糕的是僥倖,漲時繼續追高,想說自己不會那麼倒楣,就是最後那隻老鼠吧
→90%的投資人都賠錢,因為人性難違
→老生常談,只有遵守紀律,才能放下人性
※如果不須判斷,只要紀律,就不用再聽理財專家說什麼了
●投資與投機
→投資:花錢之後,自己對這件事依然有掌控權
→投機:不再具有掌控權,只是找時機把它賣掉獲利
●很多人振振有詞說自己在投資股票
→但是除非你當選公司的董事或監察人
→否則怎麼可能了解公司的真實營運狀況
→等你看到財務報表,都是已經發生的事實
※可謂「後知後覺」,該買該賣早就錯失最好的時機了
●台灣股市是一個大賭場
→幾乎所有的人都以賺價差為目標
→這和「投機」有什麼差別?
※如果你一開始就認定買賣股票是「投機」行為,你就會嚴格遵行停損的紀律
●如何能保證股價永遠不墬?
→張忠謀一提接班計畫,市場就擔心得要命
→王永慶一走,台塑真的不再是以前的台塑
→請問,一家公司真的能讓你安心「投資」一輩子嗎?
※如果不能,就把它們都當「投機」吧
●什麼能當投資?
→自己出資創辦
→自己參與經營的事業
→上班族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拓展人脈
※投資「事業」有風險,投資「自己」零風險
●理財專家和理財專員
→專家:投顧老師、股市名嘴、資深媒體人,他們賺的是會費、通告費、車馬費、版稅
→專員:是上班族,他們賺的的薪水和獎金
→本質都一樣,都是向你賣東西
●為了配合媒體偏「多」的特性
→理財專家90%都是報喜不報憂
→如果第一季行情低迷,他們會說:「要到第四季才會好轉」
→就算沒有好轉,已經沒有人記得
→即使他說了比較偏空的言論,編輯可能就直接剪掉或刪去
→呈現的內容不一定是他的本意
→有時甚至還被扭曲,根本與原意不符
※專家的說法要配合媒體,只要媒體滿意,就有接不完的通告,知名度大增,參加會員的機會就更大
●「理財」這件事,完全無法驗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很多投資人早上起床就打開電視看非凡或57晨間新聞
→開車上班在路上,還要聽廣播
→進辦公室,還得先看《經濟》、《工商》兩大財經報紙
→開盤後,又要緊盯兩大財經電視台,聽一大堆老師輪番上陣的盤中解盤
→收完盤,要看晚報,又要看晚間新聞
→還要做功課,看很多財經書籍或期刊
→到了晚上10點,要看兩家財經台各4、5位專家的分析
→有些人還要看很多投顧老師的節目,聽他們看圖說故事完,才敢去睡覺
※這麼認真而能賺到錢的並不多,甚至大部分的人還賠錢
●賺錢與否,貴在「判斷」與「紀律」
→這和努力完全無關
→但是,大部分的人因為不會判斷
→所以就到處聽名牌
●如果你將「目標」設定在年報酬率5%
→不要好高騖遠,想要賺一倍以上
→你就會有風險意識
→然後,找一個簡單的方法達成它
●依據技術指標高低檔進出
→不用任何判斷
→只要買績優股就好,買ETF就可以
→大跌:不恐懼,敢買
→大漲:不貪婪,敢賣
※賺5%絕對不難,這樣不就可以輕鬆賺錢嗎?
●哪一個有錢人,看起來是整天忙忙碌碌的
→他們和一般人的差別
→就在於想法不同而已
→唯有理財這件事,不一定要努力,但一定要聰明
※投資理財如果方法不對,再努力都沒用
●工作是正餐,理財是附餐
→有一份工作,才有穩定的收入,就是正餐
→沒有人保證投資一定賺更多,甚至可能賠掉你的本金
→工作印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工作越努力,薪水福利會越來越好,你不會賠錢
●如果只有幾十萬,最多一兩百萬的積蓄
→嚴重警告你,斷了做個「專業投資人」的想法
→買績優股,太慢了
→找潛力股,太難了
→擴張信用,融資買進,又嫌太慢
→最後去玩高槓桿的期貨選擇權
→一個不留神,什麼都沒了
※工作快20年,累積了八位數的財力,也不想再上班了,希望理財度餘生,比較不會持反對意見
●打敗通貨膨脹率,就及格了
→定存利率只有1.5%
→你周遭的食衣住行每年起碼漲5%
→你應該把報酬率目標設定在5%,這樣就有60分的及格水準
●假設投入資金100萬
→第一季賺5萬,今年的目標就達成了
→如果你每一季都賺5萬,一年就是20萬,也就是20%,這種績效就是滿分了
→如果上半年賺5萬,下半年賺5萬,這樣可以打80分了
●何時進場買股票?
→建議是「指數」的技術指標落在低檔區,再擇優買進
→因為5%的目標不高
※千萬不要看「個股」的技術指標落在低檔區,就心動手癢,因為它們很容易出現鈍化
●把投資賺來的錢拿去花掉
→才能真正保住它
→不是隨便花,而是花在可以「保值」的地方
→最容易保值的就是房地產
→偶爾吃個美食、出國度假,犒賞自己
※情願花掉,不要賠掉
●複利效果只是數學模型
→現實有太多變數,別癡心妄想
→複利率假設為10%,國內定存利率約只有1.5%
→但誰能保證每年都有10%?
→只要有好幾年是虧損的,你可能就要有連續幾年超過25%的報酬率
※你認為25%容易嗎?
●投資報酬率要設多少?
→積極型:20%
→一般型:10%
→保守型:5%
※高報酬一定伴隨高風險,低風險就不會有高報酬
●什麼是買來都不會讓你焦慮的好標的?
→就是理財專家和投顧老師都不會推薦的產業龍頭股
→EX:台積電、台塑、國泰金、台灣50
→沒有人會告訴你買產業龍頭股賺錢的事,因為沒什麼稀奇
→同樣的,你有聽過賠大錢的事嗎? 其實幾乎沒有
※為什麼不去買產業龍頭股呢? 至少可以每天睡好覺、開心過日子
●危機入市,知易行難
→911恐怖攻擊:非經濟因素
→SARS致命病毒:非經濟因素
→319槍擊案:非經濟因素
→2008金融海嘯:經濟因素
→如果你敢在SARS期間,買進很多房地產,你現在根本不用煩惱下半輩子
→911和319事後證明,也是千載難逢的買點
※只要「非經濟因素」的危機一旦發生,就該勇敢入市
●被動式基金的ETF是首選
→何時買? 大盤K值跌到10以下
※如果有幸看到K值趨近於零,閉著眼睛買吧
●投資GPS
→只買你了解的公司股票
→不用聽投顧老師或理財專家的建議
→獨門資訊(內線):你可能正好是它的上下游客戶
→產業龍頭股:難以撼動的產業地位
※投資沒有GPS,一切靠你自己
●沒有內線,根本不容易在股市賺大錢
→不要癡心妄想在股市可以賺到讓你翻身的鉅額財富
→不是和你很熟的至親麻吉,甚至跟你不相干的人告訴你的消息,你憑什麼相信?
→只能買資訊透明度高的股票
●如果看到董事長的花邊新聞不斷
→兒女不是夜店王子,就是社交名媛
→這種公司千萬碰不得
※被掏空的公司在出事前,一定有一拖拉庫的轉投資事業,多半冠上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的註冊地
●如何避免買到被掏空的公司?
→只買各產業的龍頭股
→投顧老師、理財專家所推薦的那些名不經傳的小公司,都當做耳邊風吧
※認定自己沒有內線消息,就不會癡心妄想靠股票賺大錢
●股票上市,對誰最有利?
→IPO、股票初次發行
→公司董監事和大股東都心照不宣:他們多年的股票可以「變現」了
●投資「變現」有兩個因素
→股價要高
→一定要在公司獲利最高峰的時候上市
●一旦上市,機密全攤在陽光下
→除非有獨門技術,可以持續享有高毛利
→或是殺價殺得同業全部陣亡
→鐵的紀律:上市蜜月期結束,股價自然一去不回頭
※除非公司位居該產業的龍頭地位,否則幾乎逃不過這種宿命
●若有幸抽中新上市股
→爆量打開漲停,一定要獲利下車
→即使跌多了,也不要心存僥倖,期待有二次蜜月
→若沒抽中,也不要關心它,碰到它大跌,你會以為這就是最大的利多
→萬一搶反彈,保證你偷雞不著蝕把米
●千萬不要在記得承銷價是多少
→沒有任何承銷商和上市上櫃公司能保證絕對不會跌破承銷價
→它是承銷商和公司討價還價的結果,毫無學問可言
※承銷價大部分會跌破,遲早而已
●奪命金(沒有理財專家會推薦這部電影,因為它戳破了金錢遊戲的真面目)
→理財專員在乎的是業績
→期貨商和證券商在乎的是獲利
→客戶呢? 甲賠光了,陣亡了,再找乙吧
→切記把「風險」永遠擺第一,「獲利」才會降臨在你身上
※金錢遊戲的殘酷,不亞於黑道人生
●懶惰其實是美德
→懶惰的人必須是「聰明的」
→他必須是一個「負責任」的人,缺一不可
●比爾蓋茲曾說:如果碰到一件很困難的事
→第一個想到可以幫他解決問題的員工,通常都是他認為最懶惰的員工
→因為這員工很懶
→所以一定會想出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它
→但是,他不能太笨,因為這樣會想不出來
→也不能不負責任,不然永遠解決不了
●證券公司的最愛
→只要有交易,他們就有手續費可以賺
●中實戶等級曾感嘆說
→我們都只是來幫證券公司打工
→來一次股災,賺的全部吐回去
→但證券公司還是賺到我們的手續費,一毛都不少
※若是散戶,碰到股災,可能要倒賠,手續費還是要乖乖繳,真的才是「白忙一場」
●高階主管
→一輩子都在同一間公司工作
→一輩子也只有一檔股票,叫做台積電
→股價從不到10元的未上市股期間就一直買
→唯一的遺憾是從來沒有賣過,如果來回操作,可能是3億身價
→但什麼都不做,只剩1億身價
→他只是一般的上班族,平常也很少研究財經議題,就是默默買進他信賴的公司
※1億和3億,生活其實不太有太大的不同,「不交易」帶來的心情平靜,更勝財富的增加
●如果不想選股,又嚮往不交易
→建議買0056
→殖利率介於3%~9%
※非常適合沒空關心股票的投資人
●交易成本
→股票證交稅:3%
→證券商手續費:交易金額的1.425%,網路下單可以爭取到2~3折
→買基金,跟銀行理專買,手續費跑不掉
→買基金,跟投信買,要扣管理費
→投顧老師,參加會員要會費
→其他花費:看報紙、看書、看雜誌、參加演講、購買交易軟體
→你花的錢越多,不保證賺更多
→一年不要超過投資金額的1%
→EX:投資100萬,最好控制1萬元以下
●變盤
→節氣跟股市有什麼關係?
→會變盤,絕不是因為節氣,而是其他政經情勢的變化
※突發利空會挑日子?
●投顧老師看圖說故事
→他說以前的走勢,真是和費波南西係數完全吻合
→因為他可以找到「第一天」來配合
→但如果叫他預測未來走勢,常常不準
※因為他找的「第一天」常常不對
●最有意義的關卡
→5日線:周線
→20日線:月線
→60日線:季線
●所有的「變盤」、「轉折」、「關卡」只適用在指數
→用在個股不一定準
※個股若沒有基本面支撐,所有技術指標都是空談
●一年應該出手幾次?
→一年只要出手3次,買3次、賣3次
※掌握波段,比殺進殺出要賺更多
●怎麼抓到高低點?
→大盤出現低點及買點,KD值一定處於低檔
→大盤出現高點及賣點,KD值一定處於高檔
※追蹤KD值,就能找到高低點
●沒有人這麼神,抓得到最高點及最低點
→大盤K值從高處滑落到20附近,就開始買,一路往下買
→回彈到80以上,一路往上賣
→這種做法,來回各算一趟
→平均成本可以落在相對低點
→平均售價可以落在相對高點
※這樣賺5%,真的不難
●你能做到這麼靈活,理財專家都只好閉嘴
→低點買,高點賣完再放空
→到低點再回補後再做多
→一趟可以賺2個5%,也就是10%
→那麼3趟就有30%
→所有投資人只會做多,3趟合計賺15%,就很開心了
※傻呼呼去買指數相關股票,然後輕輕鬆鬆一年做3次吧
●行情不能預測,只能假設
→別心存僥倖去追高
→耐心等待低點再出手
→就算不會應變,風險都相對比較小
→KD值都在超賣區20以下,就可以認真看待它
※行情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絕對不能預設立場
●財務報表是過去式
→一家公司的董事長要管的是明天的事
→總經理要管的是今天的事
→財務長要管的昨天的事
※一個管策略、一個管執行、一個管考核
●這些都是已經發生的事
→海外據點多
→轉投資事業也多
→所有的帳不可能及時表達
→所有的數字還要會計師查核
→當投資人看到財務報表時,已經是一個月後的事,半年報已是2個月後的事,年報已經是3個月後的事
※這麼久以前的數字,能做為買進這家公司股票的依據嗎?
●買股票,大家都知道是買公司的未來
→但你能掌握的公開資料,都是過去的阿
→坊間教閱讀財務報表的書,和投資股票獲利有直接的關係嗎?
※果真如此,學會計的人一定就能賺大錢了
●財務報表只能說是「真」的,但不保證是「正確」的
→畢竟會計師簽證是要向公司收錢的
→只要不違背法令,他沒必要跟公司作對
※碰到可以權宜解釋時,會計師是願意配合公司的
●經營團隊、技術能力、產業地位
→才是你買股票的依據
→但是這些不會用數字表現在財務報表上
※財務報表中,很難幫你找到「潛力股」,只能幫你避開「地雷股」
●看不懂財務報表時
→買當時市場主流的龍頭股
→若還是不會判斷
※等大盤處於低檔時,就買進指數型商品吧
●股息殖利率=現金股利÷股價
→這個比率只要在完成填息後才有意義
→如果不能填息,就成了「賺了股息,賠了價差」
※看看最近五年是否都能填息,否則無參考意義
●股價淨值比=股價÷每股淨值
→股價是市場決定的
→製造業的存貨真如帳上的數字,還能賣到這個價格嗎?
→機器處分也還有帳上這些價值嗎?
→應收帳款都收得回來嗎?
→金融放款出去,不會有倒帳嗎?
※這些有太多變數,這個比率有參考的價值嗎?
●每股盈餘=稅後純益÷發行股數
→看清楚是否來自本業?
→如果來自營業外的收入:EX 賣掉企業總部、轉投資的股票出清
※因為以後不會再發生,這種盈餘沒有參考意義
●毛利率
→相對沒有爭議的比率
→如果一家公司的毛利率持續非常穩定
→證明它有獨到的技術,不會因為競爭激烈就犧牲毛利
※切記,毛利率才是股價的王道
●看財務報表前,先看看第一頁出具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是哪一家
→俗稱「四大」:勤業眾信、安侯建業、資誠、致遠,那就可以相對放心
→他們的簽證品質和專業堅持,相對比其他事務所好很多
→最重要的是最好不要常常更換會計師
→EX:博達科技就從安侯建業換成勤業眾信,就算「四大」換「四大」,也有可能出事
※更遑論從「四大」換到「非四大」,那就一定要非常小心
●總經理的背景,也是評估公司經營能力的一環
→特別喜歡研發製造背景出生的總經理
→他們的人格特質就是比較「實事求是」
※對於財務長出生的總經理,持保留態度,因為他們「太聰明」了
●財務長多半是公司的發言人
→也是研究單位了解公司營運狀況最重要的窗口
→他的「突然」離職,就會成為股價的警訊
→「個人生涯規劃」、「個人健康」都一定不是真正離職的原因
※只要碰到此情形,先賣為妙吧
●這個世界,美國說了算
→2008年美國狂印鈔票來應急
→還取了一個很有學問的名稱:量化寬鬆,簡稱QE
→別的國家哪敢說印就印?
→因為這樣一定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烏干達有10億元面額的鈔票
※美國狂印鈔票,通貨不但沒有膨脹,但這些熱錢反而流竄全世界,造成各種資產的狂飆
●以前學那麼多金融財政的課程
→原來一點用都沒有
→歐元日圓也有樣學樣
→一場金融海嘯就這樣安然度過了
※用印鈔票這種簡單的方法,其實就夠了
●美國股市不好
→消費就會少
→台灣出口極度依賴美國
→未來基本面怎麼可能會好
※美國人減少消費,一定會造成全球經濟的大衰退
●美國人只要有消費的念頭
→這個世界的經濟就不會完蛋
→亞洲人以節儉為美德
→美國人以能取得貸款做為自己信用良好的證明
→他們勇於借錢,勇於消費,這才能讓世界欣欣向榮
※別跟錢過不去,在金融市場上和全球經濟上,美國就是老大
●利多利空,外資決定
→外資真正的想法,要看他們「做」了什麼
→而不是聽他們「說」了什麼
→媒體透露的外資報告千萬不要完全相信
→因為他們的報告推薦A股票,但是他們的券商客戶卻在賣A股票
→這些外資分析師的年薪都是台幣千萬起跳
→他們寫的報告是給不相干的一般投資人看的嗎?
※外資買賣超金額和期貨留倉情形,是外資真正的看法
●絕對低價和相對低價
→很多投資人對價格有一種莫名的執著
→A股票一定要等到50元以下才買
→B股票一定要等到100元以上才賣
→或者說指數跌破7000點,就要進場
※或許5年後才能再看到這個低點,甚至一輩子都看不到了,你就永遠不進場了嗎?
●相對價格
→價格在「相對高點」、「相對低點」
→如何判斷呢,就是KD值
→K跌到20以下,就是相對低點
→K突破80以上,就是相對高點
●遵守紀律
→K突破80以上才賣
→你千萬不要在K來到90,就把它買回來
→這時候,你應該等到回到20以下再買回來
※強勢股的K值或許跌到60就反彈了,這時你就該進場
●什麼時候跌到20才買?
→什麼時候跌到60就要買
→很抱歉,沒有標準答案
→無從教起,這就是很多人常說的對股價的sense吧
※每支股票都有它的獨特的股性,你經常進出,自然比較容易掌握它的節奏
●不厭其煩地提醒各位
→KD值用在大盤指數「相對」較準
→個股牽涉投資人的想像空間,經常會鈍化
※該買就買,該賣就賣,別管你之前進出的價格
●忘記當初買進的價格
→只要持股跌到「10%」到「15%」,就該執行停損,認賠出場
→但是,散戶的通病就是「只要不賣,就不算賠」
→套牢的股票最忌諱「攤平」,結果常常是「一路攤平,攤到躺平」
※避免你逢低攤平,讓你捨得去賣它
●投顧老師最愛教投資人「加碼攤平」
→EX:宏達電為例
→假設你在1000元買了一張,花了100萬
→跌到500元,你以為已經打對折,加碼攤平2張
→結果又跌到再對折250元,這回買4張
→最後居然又對折125元,這回只好買8張
→一路買下來,你花了400萬
※如果你只買一張,賠87.8萬,但一路攤平的結果,卻賠了217萬,快要多賠3倍,請問你以後還敢一路攤平嗎?
●說穿了,就是因為你記得當初買的價格是1000元
→所以跌到500元、250元、125元,你都不嫌貴
→但是,電子股只要經營策略一出錯,很少有機會再翻身
→理財專家最愛說:「跌深就是最大的利多」,千萬別信!
→如果你忘記當初買進的價格,或許你在面對它反彈到相對高價時,你會捨得賣它
※什麼叫做「相對高價」? 就是技術指標呈現過熱訊號,或是股價來到重要壓力區
●一般情況,KD值來到80以上,才進入過熱的超買區
→但是,如果股票一路走空
→KD值來到60以上,可能就要視為指標過熱
→這時候建議你要勇敢賣它
※或許現在賣的價格是當初買進價格的一半,正因為你忘記了,所以你敢賣,如果你記得了,恐怕你就捨不得賣
●股價就成為它們市佔率的最佳證明
→這個產業的第一名常常吃掉六、七成的市場
→只要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營收、獲利差距都很大時
→股價的差距也會很大,更遑論第三名以後的公司
●「落後補漲」都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股價哪有「公道」?
→什麼價格就可以認定是「太便宜」呢?
→很多投資人眼就龍頭股的股價越來越高
→回頭看同業股價,赫然發現「真是太便宜了」
※經驗告訴我,能補漲的時間和股價很有限
●萬一碰到大環境有劇烈波動時
→第一名的體質一定優於其他公司
→它能承受的風險程度也一定比較高
→這時,同業可能就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
※股價漲時沒分,跌時卻一定逃不掉,甚至恐怕連面額都不保
●主流股一旦人氣退潮
→最好能停損
→別再懷念當年股價有多麼威風
→而且絕對不能留戀,更不能隨意搶反彈,甚至一路往下攤平
●兩家EPS都是3元
→照道理,股價應該一樣
→但事實常常不是如此
※你千萬不要以為股價低的,總有一天會追上股價高的
●投信公司和證券的研究人員
→很多都不是念財務會計出身的
→反而是理工背景居多
→財務報表其實是過去式
→公司產品的內涵,才是決定其成長的關鍵
●你我都是平凡的投資人
→取得的資訊非常有限
→或許很多理財專家會幫我們找到投信認養股
→但是也都漲一段了,你敢追嗎?
※就乖乖買績優股吧! 先求獲利穩健的,再求有未來性、題材性的股票
●「無風險」的代價就是專業
→一般人把無風險投資稱為「套利交易」
※如果大家都會,這種無風險獲利的機會就不存在了
●轉換公司債與現股
→最常見的套利交易
→轉換公司債與現股之間的價差交易
→「AA一」,就是AA公司發行第一次的轉換公司債
→一般面額是10萬元,你買了它,表示AA公司欠你10萬元
→但是AA公司根本不想還你錢,讓你可以用每股若干元轉換成AA公司的股票
→EX:轉換價為每股20元,如果市價是22元,把10萬元的公司債拿去轉換,就可以換到5000股(10萬元/20元=5000股)
→你再把股票用22元賣掉,就可以賺1萬元(22元X5000股-10萬元=1萬元)
→不過,這時候「AA一」的市價大概會漲到108元
→也就是說你必須花108000元才可以買到這張債券
→依發行條件,你還是可以換到5000股
→這時候,你買進債券的下一秒(請注意,一定要「下一秒」),趕緊用每股22元放空5000股AA公司的股票
→確保獲利2000元(22元X5000股-108000元)
→這時候,就完全無風險
※兩點提醒,放空股票要繳保證金,再加上買進債券的價金,等於要兩倍的資金。還有,這種交易最好再除權息及股東會後做,導致換不到股票,就被強制回補
●公司合併
→次多的套利交易
→為吸引對方願意被合併
→通常會開出比市價稍高的價格來娶親
→EX:A公司想要合併B公司
→條件是B公司可以用2000股換A公司1000股
→這時,A公司股價50元,B公司股價24元
※買進2張B公司股票花48000元,下一秒立刻放空1張A股票,同樣是獲利2000元
(該注意的地方和上一段最後完全一樣)
●公開收購
→和「公司合併」有些類似
→EX:B公司股票市價為24元
→A公司願意用27元公開收購
→你不就現賺3元嗎?
→但是,絕不會這麼好康,一旦發布重大訊息,第二天大概會漲到26.6元
→已經沒有什麼獲利空間
→EX:國巨曾要被某公司公開收購,金管會居然破天荒不准,害當初買進國巨股票等收購的投資人全部套牢
※無風險投資也會踢到鐵板,真是不得不慎
●現金增資詢價圈購
→這種套利一直被廣大投資人質疑
→如果你知道自己屆時有權認購這次的現金增資
→你當然會先放空市價較高的現股
→等認了價格較低的新股再去還券
→鎖定價差,就完全無風險
→但是,前提是你要確定能認購,否則只能看別人賺
※當你看到某股票要辦現金增資前,劵資比高達90%以上,千萬別以為有嘎空行情,這純粹是套利交易
●無風險投資可遇不可求
→世上白吃的午餐真的不多
●資訊爆炸的時代
→「資訊不對稱」的不公平現象卻依然存在
※每一個人收到的資訊「品質」還是不一樣
●歐洲神秘的羅斯柴爾德家族
→就是靠獨家且正確的資訊
→建立起富可敵國的金融霸業
※英國公債的崩盤,也是他事先大舉放空,製造拿破崙將獲勝的假象所造成
●「獨家」資訊可以讓你致富
→「不正確」又「人盡皆知」的資訊可能讓你傾家蕩產
→前者是「情報」,後者只是「資訊」
※美國中心情報局CAI中間的I,可是intelligence喔
●一般投資人都是從電視、報紙、網路得到投資的訊息
→捫心自問,大家獲得的資訊是不是都一樣?
→既然一樣,為什麼你就認為自己一定會賺錢,別人就一定會賠錢?
※大家都有的資訊,就不叫「有用」的資訊了
●你取得這些資訊花了什麼錢嗎?
→頂多每天一、兩份報紙
→每個月一兩本雜誌
→加上有線電視的月租費
→一個月頂多一兩千塊,這麼便宜,怎麼會有好東西?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羅斯柴爾德建立的情報網路可是砸下重本的
●個股的資訊就別看了
→不要再妄想能找到逆勢股、狂飆股
→這是有內線消息的人的專利
※如果你只有「資訊」,沒有「情報」,那等於根本沒有
●見報的消息一定是「最後一手」
→而且又是「大家都知道」
→你這時才進場,常常就會成為最後一隻老鼠
●沒有人這麼厲害,抓的到最低點
→看到日K來到20,就可以酌量進場
→有幸看到10以下,就要義無反顧
※這個作法只適用於大盤,不一定適用於個股
●「做對的事」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你的技巧再熟練,但觀念不正確,都是枉然
※觀念正確可以讓你「十拿九穩八勝算」
●看書一定會「增加知識」
→但不等於「會賺錢」
●資產配置其實是神話
→是有錢人才有資格討論的議題
●沒有存20萬以上,別碰任何投資
→等大盤技術指標落底再進場也不遲
→EX:等日K值落20以下
●優先買保險
→請讓保單只做「保險」的事,保險只管「保障」的事
→儲蓄險的投資報酬率,依然很難打敗通貨膨脹率
→投資型保險跟你自己挑基金、挑股票差異不大
※要投資獲利,請找別的理財工具
●強烈建議買房子來自住
→不要以為租房子可以省下買房的頭期款
→房租比每個月要繳的房貸利息低,就把錢挪來投資賺錢
→請問,你能保證每年投資都賺錢嗎?
→只要一年遭逢金融海嘯的事,你就很難再翻身
※把它花掉才是真正賺到,買房地產就是最快花掉,又最能保值的方法
●資產有三寶
→保險
→股票
→房地產
●減少消費支出,第一個要砍的就是汽車
→開車有無敵的方便性,想去哪就去哪,免受日曬颳風雨淋之苦
→住台北、高雄,捷運非常方便,連日曬雨淋都可以說拜拜了
→油價漲多跌少
→停車位一個月好歹也要幾千元
→三不五時違規一下,都讓你離夢想越來越遠
※原來你圖的「方便性」只會偶而出現,但卻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不要再看與時尚有關的雜誌、書籍和電視節目
→以前的藝人都要有兩把刷子才能上節目
→現在又跑出了「名模」、「社交名媛」、「通告藝人」這種頭銜
※女為悅己者容,但有必要如何豪奢炫富嗎?
●不要常去知名的美食餐廳用餐
→也不要常去住「貴鬆鬆」的名宿
→營養和風景,其實是不需要額外付費的
→這些消費比不上汽車和奢侈品,但日積月累也是很可觀
→年輕人會說,反正買不起房子,就會自己好一點
※你只要把前三項省下來,只要你有正當職業,保證買得起「百萬」的房子
●把所有集點卡都丟了吧
→你免不了會為了這個目標
→產生無謂的消費
→推出集點卡的業者,絕不是平價的商家
※便利商店的價錢比量販店貴多了
●網路上的人氣美食
→大部分不是正餐所需
→偶一為之就好
→千萬不要去蒐集這些美食經驗
●別奢望有保本的商品
→經濟發展伴隨的「通貨膨脹」
→你把100萬放在台銀,20年後這100萬一定還在
→看起來確實保住了本金
→屆時你能買到的東西,一定少於現在的100萬
●保險要保本,只有在你離開人世才會實現
→投保是強迫你幫「家人」儲蓄
→儲蓄險的報酬率遠低於幾年累積的通貨膨脹率
※保險是必要的,但是不應該把它當「投資」
●敢在危機入市
→房地產和股票肯定比定存還保本
→SARS期間買房
→金融海嘯低點3955進場買績優股
●一定要買房子
→30歲的年輕朋友,存了250萬
→在新北市買一間700萬的舊公寓(30幾坪)
→和銀行貸了500萬的貸款
→符合青年購屋貸款條件,享有優惠的超低利率
→還款期限20年,前兩年每月本利攤還2.5萬元
→自備款花了200萬元
→剩下50萬元可以買賣股票
→每月薪水扣除本利攤還金額後,不至於無法生活
→未來房價上漲時可能會賣掉,屆時還有一筆可觀的投資收益
●假設某甲有250萬的存款
→只想租房子,每個月租金2.5萬元
→每年投資報酬率必須是12%(250萬元×12%÷12個月=25000元)
→平均每日投資金額只有120萬元,投資報酬率要提高到25%(120萬元×25%÷12個月=25000元)
→如果沒有達成這個投資報酬率,某甲就要動用薪水的一部分來支應房租
●已退休的朋友,10年前把自用住宅賣掉
→改租屋來住
→然後拿賣屋所得1000萬元,加上原有積蓄500萬元,共1500萬元來做股票投資
→如果要負擔同樣2.5萬元的房租,投資報酬率只要2%(1500萬元×2%÷12個月=25000元)
→假設夫婦倆每個月生活費5萬元,投資報酬率還要增加4%(1500萬元×4%÷12個月=50000元)
→總報酬率要6%,房租加生活費,一個月就要75000元
→平均每日投資金額只有600萬元,投資報酬率就要提高到15%(600萬元×15%÷12個月=75000元)
※不只15%投資報酬率的難度很高,而且在怎麼賺,也買不到相同坪數、同地段的房子了
●定時定額
→只有「懶惰」的特質
→但不是「聰明」的方法
※有時扣在低點,有時扣在高點,一切聽天由命
●你真的不該這麼懶
→睡前檢查一下大盤的日KD值
→就會知道目前大盤是在相對高點還是低點
→如果每個月能夠在日K值來到20的附近的低檔區再進場
→不就可以每個月買在相對低檔了嗎?
●定時定額的標的
→只談股票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報酬率太低,沒必要定時定額
●唯有去買被動式基金(ETF指數型基金)
→完全和大盤連動
→才能真正享受到「懶人理財術」的便利性
●國外基金不一定比國內基金穩健
→操作的資訊非常不容易掌握
→加上匯率風險
※小心匯損就可能讓你由賺錢變賠錢
●選基金比選股票還難
→基金投資績效的波動性遠高於企業的財務報表
→把「基金」改成「績優股」
※「定時定額」改成更聰明的「及時」和「適額」
●大台指
→漲跌1點,就是200元
→一天上下100點
→一口相差2萬元
→10口20萬元
→100口200萬元
●上班族
→沒辦法在盤中盯著看,不只沒賺到錢,可能還賠大錢
→一下子要開會
→一下子要外出拜訪客戶
※實在沒有條件玩期貨
●誰適合玩期貨?
→退休族
→不用工作的富二代或田僑仔
●一旦你沒有風險意識
→心存僥倖
→災禍一定如影隨形
※每次看起來沒有輸很多,就沒有戒心,玩到最後,就是輸光光
●選擇權比期貨更險惡
→尤其是做選擇權的「賣方」,也就是「莊家」
→賺取到結算時就會消失的時間價值
※做莊家太好做,會讓你誤以為人生有「不勞而獲」的美事
●開車和搭飛機來比喻「買方」和「賣方」
→買方:常會賠錢,但都不多,像開車縱然有擦撞,但不會有性命危險
→賣方:大部分時間都賺錢,像搭飛機,失事機率小,但只要一次,就要你命
※如果非玩選擇權不可,做莊家一定要小心
●權證是小資男女的樂透
→權證是一種權利金
→所需的資金較少,價格大多不超過2塊,常常總價只要幾百塊
→多頭市場可買進認購權證
→空頭市場可買進認售權證
●時間不用多
→權證到期通常還有好幾個月,不必每天盯著盤看
→最好不要買一個月內到期
→又離履約價很遠的權證
●本錢不用多
→因為你付的是權利金
→不是保證金
※你最大的風險就是賠光付出的保證金
●心態要靈活
→看好個股會上漲,就買認購權證
→看好個股會下跌,就買認售權證
→心態千萬不能只做多
※股價已經超過本身內涵價值,都成為買進「認售權證」的理想標的
●如果你平常有買樂透的習慣
→就把它省下來買權證吧
→反正中樂透的機率趨近於零
※努力存錢買績優股才是王道,權證買賣只是生活調劑
●連動債就是國王的新衣
→把不同的金融商品組合在一起,就是「結構性金融商品」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2008年金融海嘯的雷曼連動債
→價格的訂定,是由最基層的員工算出來
→別小看這些人,多的是哈佛名校出身,甚至有的是博士學位
→算出來之後,主管一定要覆核,但是主管一定看得懂嗎?
→大部分是看不懂的,但被部屬嘲笑,只好簽字核准
→一路簽到總經理,沒人敢承認自己看不懂,就推到金融市場上
→經銷商也不去真正了解該金融商品的設計內容
→反正掛上「雷曼兄弟公司」的招牌,就是品質保證
※誰料的到全球第四大投資銀行會倒閉? 但終究還是造成金融海嘯
●投資人相信經銷商「保本」的訴求
→以為它和定存一樣安全
→解了定存來賺多一點的利息
※最後只拿回本金的一、兩成
●可轉換公司債
→也是一種結構性商品
→同樣牽涉到發行條件的設計和價格的訂定
●投資型保單
→也是與結構性金融商品做連結
→只要客戶問得深入一點
→正統財金背景出身,也常常招架不住
●國內一家傳產集團擔任投資主管
→從來沒有一個理財專員可以把結構性商品講得很清楚
→所以從來不買
→承認自己不懂的人都不買
→不敢承認自己不懂的人卻拼命買
→原來承認自己是「傻瓜」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
※當傻瓜又何妨,不懂的東西千萬別投資
●把用不到的東西變賣換成現金
→留在家裡只會佔地方
→甚至還得花錢買收納箱來堆廢物
●賣最多的物件,就是看過的書
→每本只賣定價的5折
→含掛號郵資在內
※書看過了,觀念吸收了,其實要再看的機會不多,還不如便宜賣
●網拍想要順利只有兩個關鍵因素
1.便宜
2.誠實說明物件的狀況
※不管賣多少你都賺,因為留在家裡永遠不會變現金
●定期清理家中物件
→處處都能變現金
→只需很少的刊登費
●有多少錢才敢退休?
→退休後每年生活費要多少?
→你每年還能有多少收入(投資報酬率)?
→你不可能剛好全部花完
※公式:該準備的退休金=(每年生活費÷投資報酬率)+(每年生活費×2年)
●每年生活費
→每個月生活費×12個月
→保險費、子女教育費
→房貸支出、房租支出
→固定孝親費
※我和太太每年基本開銷仍須40萬
●投資報酬率
→如果你享有軍公教優惠存款18%
→只需準備223萬(40萬÷18%)
→如果你什麼都不敢投資,只敢放定存
→就需要2667萬(40萬÷1.5%)
●投資報酬率應該設為5%
→這樣就需準備800萬(40萬÷5%)
●絕對不會把多賺來的錢又全部拿去投資
→就會中了「複利效果」的毒
→晚年是該享受的時候
→何必拼命賺錢,結果通通給子女
●生活預備金
→至少應準備兩年
→只要超過800萬的部分,都應作為預備金
→至少不能少於80萬
●該準備的退休金
→每年生活費×22
※每年生活費÷投資報酬率5%=每年生活費×20,再加兩年預備金
●以防萬一的金融清單
→只要和金融帳戶有關的事情都要寫進去
→越詳細越好
●保險
→你有那些保險?
→業務員是誰?
→電話幾號?
→電子信箱是什麼?
→地址在哪裡?
→保單放哪裡?
→保單內容(可申請多少理賠、有哪些權益)?
●銀行
→常進出的戶頭
→印章放在哪裡?
→臨櫃密碼和金融卡密碼
→最好存摺都集中在一起,讓家人很容易找到
→和所有銀行往來都是同一顆,就不必解釋哪本存摺用哪顆印章了
→如果家中水電、瓦斯、電話費、信用卡、保險費、房貸、車貸、各項稅款
→都是從你銀行帳戶轉帳
→務必要清楚交代那些帳戶份別負責那些項目
●股票
→每一家券商的帳號
→營業員是誰
→電話幾號
→有哪些庫存股票
→集保存摺放在哪裡
●債務債權
→你還欠別人多少錢
→別人還欠你多少錢
●金融清單給家人
→願望清單給自己
●不要什麼都當作投資
→最被嚴重扭曲的首推「保險」
→壽險業務員介紹商品卻是用「報酬率」做訴求
→投報率只有2%的建物都會搶得你死我活
→怎麼可能給客戶高額的保障
●投資型保單
→口口聲聲說「預定利率」有多少
→其實那是保險公司「假設」的報酬率
※並不是它「保證」的報酬率
●儲蓄險
→業務員會說:「買保險就是強迫儲蓄」
→如果你只是要打敗銀行定存利率,有用嗎?
※你還是會被通貨膨脹打敗
●用途有限的澳幣、紐幣、南非幣
→一旦需求減緩
→幣值自然有壓力
※這種特性最適合低買高賣
●用途廣泛的美元、歐元、人民幣
→建議不要把它們當投資
→便宜的時候就買一些
→留著總有會用到的時候
●ETF和個股的不同
→個股容易被人為操作
→不只容易暴漲暴跌
→還可能變地雷股
→ETF和大盤連動,幾乎不可能被人為操作
※跌多了一定會反彈,漲多了一定會回檔,只要照著技術指標操作,就能找出高低點
●ETF和基金的不同
→股票型基金稱為「主動式操作基金」
→看基金經理人的選股來拚績效
→ETF則是「被動式操作基金」
→已經把投資組合和每一檔個股所佔的比例規定好
→完全不用經過人腦的判斷
※買一般型基金能否賺錢,完全取決於基金經理人的能力和操守,今年績效好,不代表明年一樣好
●ETF和期貨的不同
→兩者跟指數有關
→風險卻是天差地遠
→期貨每個月都要結算一次
→只要在結算那天,你看錯了,就要認賠出場
※ETF永遠不會結算,即使套牢,每年還有股息可以領,屆時把它當定存,還有解套的機會
●別期待打敗大盤
→ETF最能讓你無憂無慮
→傻傻賺,氣最長
→買個股,只會成為短期的幸運者
→買指數,才能成為長期的贏家
●證交稅
→賣出0050的證交稅只有總價款的1%
→賣出台積電卻是3%
※光是成本,差了3倍
●報價單位
→0050目前大約50幾元,報價單位是5分錢
→台積電市價目前超過100元,報價單位是5毛錢
→你多花一檔價位買進,前者要多花50元,後者要多花500元
→成本又差了10倍
●風險
→0050的風險是政治風險
→台積電的風險是張忠謀是否能一直領導這個公司
→要看到台積電跌停,雖然不容易,但是機會還是比0050高一點點
→要看到0050跌停,當天台股一定是崩盤了
●「判斷」太難了
→沒有人能抓到最終的高點
→就按照紀律至少能穩健獲利
※不必做功課,不必花時間,照著日K值進出,就能輕鬆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