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人學習 2.自我教育
2013年2月初版
作者簡介
野口悠紀雄(Noguchi Yukio)
早稻田大學金融研究所顧問,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940年生,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院,翌年進入大藏省工作。後赴美留學,取得耶魯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國立一橋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教授,以及美國史丹佛大學客座教授。專攻金融理論、日本經濟論。
主要著作包括:《資訊的經濟理論》《財政危機的結構》《土地的經濟學》《泡沫經濟的經濟學》《經濟危機的根源》《拯救毀滅日本的經濟學》《超「超」整理法》等。作品曾獲日經經濟圖書文化獎、山多利學藝獎、東京海上各務財團優秀圖書獎、日本不動產學會獎、吉野造作獎等。
作者網站為「野口悠紀雄Online」:www.noguchi.co.jp/
目錄
第一章 就業的大競爭時代已經展開
日本大學生受雇比率降至史上最低點,這並非只是景氣差的問題而已,還因為企業正開始將目光轉向外國學生。
1就業戰線的地殼大變動
2在全球化浪潮中滅頂,還是飛躍在上呢?
3大競爭時代不可或缺的,是充實實力的學習
第二章 過去,學習是為了取得學歷
在批判學歷主義之前,我們必須理解學歷的符號機能。學歷主義至今為止發揮很好的機能。不過,往後就不是如此了。
1學歷是一種有用的「符號」
2應該否定學歷社會嗎?
3學歷社會的缺陷是什麼?
4成功的「安娜.卡列尼那法則」
第三章 學歷之外,你還需要專業的武器
符號仍然是重要的東西。然而,十年前獲得的學歷是否還有效,卻是個問題。學習的兩個目的:獲得符號與獲得武器,其相對重要性已經發生改變。
1安娜.卡列尼那第二法則
2戰略變得更加重要
3什麼樣的實力可以作為武器?
4學校不教,卻一定要學的能力
第四章 任何工作都需要英語和數學
有意願參加英語會話補習班的人數增加了,但很多人連續付了幾年昂貴的學費,卻學不到能在工作實務上運用的英語。
1不使用英語,令國家遺世孤立
2在通勤時間下功夫,兩年精通英語!
3用「降落傘法」征服數學吧!
4怎樣才能持續學習呢?
第五章 能夠尋求的是解決對策
很多人會無意識地「和大家做一樣的事」,不過,那可以說是解決對策嗎?是否可以提出因應新問題的對策,就決定了你個人的評價。
1解決問題的老方法,就是單純模仿
2用模型思考法解決問題
3學習「模型思考法」
4從知識到模型
第六章 學習是愉快的事
即使知道學習是必要的,許多人卻「希望盡可能可以簡單地完成」。人們會尋求「輕鬆學習法」,原因就在這裡。
1好奇心是學習的動力
2學習有多快樂呢?
3如何讓人覺得學習是愉快的?
第七章 學習社會能開拓未來
在江戶時代末期,日本面臨結束鎖國的沉重壓力,那時很多「私塾」先後成立。在私塾裡學習的人們,後來開創了新的時代。現在的日本,能夠重現同樣的事情嗎?
1在學習方面落後的日本
2展開高度服務產業是不可或缺的
3我想開設私塾!
後記 中國的巨大身影正在迫近
譯者後記 「學習」是擺脫窮忙一族的希望
●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公爵
→人類的罪惡有兩種:怠惰與迷信
→人類的美德有兩種:勤勞與智慧
●中國80後世代的實力令人吃驚
→英語好的沒話說
→日語跟日本人一樣好
●過去,人們為了取得學歷而讀書
→如今必須學習,是為了取得實力
→今後社會必需的,不是為了通過升學考試而進行的讀書學習
●英語已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野村控股公司要求多益860分以上
→三井住友銀行從2011年要求多益達800分以上
→學習是必須付出努力的
→無法在短時間內輕鬆達成
●學歷與能力的相關性很高
→學歷高的大多能力很強
→能力強的大多學歷很高
※短時間評價初次謀面的人,學歷是有效的指標
●學歷是最公平的符號
→學歷是任何人可以控制的符號
→<<論語>>所說「學而優則仕」(<子路>第十九)
●美國是不是學歷社會?
→華爾街的大企業都是錄用美國名校畢業的社會新鮮人
→從老布希之後的美國總統,全部都是哈佛或耶魯畢業
●成功的「安娜‧卡列尼那法則」
→成功者有相似的特質
→托爾泰在小說<<安娜‧卡列尼那>>: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有各種的不幸
→為了要讓家庭幸福,要滿足「全部的」各式條件
→造成家庭不幸,只要滿足
●成功者全都很相似,但是失敗者是形形色色不一樣
→成功是各種條件的「and」的累積
→之敗的條件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就會造成失敗
●戰略變得更加重要
→「快跑」是戰術
→「朝向正確的方向跑」是戰略
※訂定大方向和大範圍是很重要的
●什麼樣的實力可以做為武器?(到底該學習什麼?)
→第一:表達能力,最低限度日語和英語,數學也是必要的
→第二: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職等愈高,解決問題的比重就愈高
→店員:只要按部就班,照工作手冊執行
→店長:處理顧客的抱怨
→區經理:店員需要幾人? 如何配置店鋪?
●學校沒有教的「問題解決能力」
→「知道問題是什麼」
→實際工作時,人必須去發掘問題
●不使用英語,令國家遺世孤立
→身為專家,在工作上使用英語是必要的
→只學1500個單字不夠用
●網路收聽美國之音
→VOA
→只適合初學者
→這種程度的英語不實用
●在通勤時間下功夫,兩年精通英語
→電車的聽力訓練
→在電車裡聆聽錄下來的英語,連續兩年這樣做
●用「聽」的來進行「說」的訓練
→如果能正確地聽懂英語
→幾乎能自然而然地說了
●上網收看美國的電視節目
→反覆多聽自己有興趣的節目
→盡可能聽到自己會背為止
→美國網路電視:MSNBC,打開Video的網頁
→CNN,開啟Video的網頁
※網路新聞是最適合學習英文的
●上網收看大學課程或政治家演說
→在Youtube搜尋Sandel Jistice Harvard
→在Youtube搜尋Steve Jobs 2005 Stanford
→在Youtube搜尋Randy Pausch Last Lecture
→在Youtube搜尋Statistics 21 Berkeley
→在Youtube搜尋JFK lnaugural
●若有意願,學習自然會進步
→沒有認真學習的意願,就會把機會浪費掉了
→至今為止,浪費了多少時間呢?
●有無學習意願,決定30年後的差異
→今後對任何事物,若有機會學習,就不會放棄它
→過去浪費的30年,已經無法挽回了
※任何時候都不能混混噩噩過日子
●持續就是力量
→練習、練習、練習
→練習創造巨匠
→沒有從天而降的巨匠
BY 歌德
●教書、寫書是強烈的動機
→「教導別人」往往是學習強烈的動機
→想要增加知識就去教書
●為什麼耍花招成功法能騙人?
→如果能獲利一億日圓的股票作法廣為人知
→換取雜誌的稿費
→不認為是頭腦好的人會做的事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有好聽的話別隨便輕信
●用模型思考法解決問題
→案例:作家和助理該如何分配工作
→即使作家調查資料的能力很強,還是委託助理去做比較好
●從知識到模型
→識讀能力:「請說明所謂...是什麼?」
→模型思考法:「如果....,會變怎麼樣?」
※為了解決問題,可以發揮功能的是思考方式,而不是「識讀能力」
●如何學習模型思考法
→第一步:學習某一種科學(物理學、經濟學....)
→第二步:個案法
→第三步:經常意識問題之所在
●好奇心是學習的動力
→在自然界,只有人類是透過學習而進步的
→人類一生絕大部分都在學習
●教師的功能,是傳授學習的樂趣
→學校大量產生討厭數學的學生
→是數學老師造成的結果
●累積知識,好奇心就會增加
→知識與好奇心是攜手並進的
→如果知道樹木的名稱,在公園散步就會注意觀察樹木
→得知鳥類或昆蟲的名字,也會開始觀察牠們
→許多人到了南半球旅行,卻沒看到南十字星
→造訪外國的城市,就會產生研究歷史的興趣
※因為沒知識,有時浪費了千載難逢的機會而沒有善加利用
●「學習」是擺脫窮忙一族的希望
→過去大家是為了文憑而考上大學
→上了大學就不再學習
→善用網路免費資源,認真自學兩年英語
→模型思考法
→學習是愉快的
→好奇心是學習的動力
※「把學習當武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