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休 2.生活指導

2016年12月初版一刷

作者簡介

曾琬鈴


  30多歲就退休環遊世界,台妺Winnie及美籍先生Jeremy原是一般科技業上班族,靠著減少物欲及開支,存下70%以上的收入,實現提早退休的夢想,看似不可能的圓夢故事,被《富比士》雜誌等世界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2個人背著背包走過中美洲,又帶著新生兒「小餅乾」走遍東南亞及歐洲各國,財務自由沒有工作的包袱後,打算用緩慢的腳步環遊世界,透過文章與大家分享提早退休的心得,以及有趣的世界旅居人生。

  Facebook專頁:Winnie散漫遊
  網誌:winni328.pixnet.net/blog

目錄

第1章 一切都是因為一個夢想
1-1 我們30多歲,退休了!
1-2 改變人生的一場旅行
1-3 學貸卡債房貸車貸 一個也沒少過
1-4 沒有不可能 長達60年的壯遊

第2章 10年財務自由計畫
2-1 退休金沒你想像的需要那麼多
2-2 省錢人生前奏曲:記帳人生
2-3 努力掐大腿 減少衝動購物
2-4 學生公寓當豪宅住 減少主要開支
2-5 先別急著說不可能
2-6 各種人體實驗的省錢大作戰
2-7 轉個念就省錢 區分必要和想要
2-8 拒絕先享受後付款

第3章 凡事只有起頭難
3-1 存錢怎麼那麼難?
3-2 花錢怎麼那麼容易
3-3 價值觀相近的另一半
3-4 我們的百萬婚禮
3-5 秘境冰河 11天零元的蜜月旅行
3-6 跟過去不快樂的自己說bye bye
3-7 簡單而富足的人生

第4 章 收入不高 就要加倍努力
4-1 方法很簡單 看你願意付出多少
4-2曾經的夢想 以女強人為目標
4-3 老J的打拼職場生涯
4-4 上網找工作?快檢討人脈存款!
4-5 不上班也有錢 翹腳數鈔票

第5章 學會投資 時間帶來金錢
5-1 從負到0 從0到100的人生
5-2 複利是提早退休的好夥伴
5-3 養了下金蛋的雞 別輕易殺生
5-4 簡單易懂的提早退休概念
5-5 被股災嚇久了 變得面不改色
5-6 創造被動收入 用股利支付生活費

第6章 開始不一樣的人生
6-1 恐懼是實現夢想最大的敵人
6-2 家產只剩2個登山包
6-3 越玩越有錢 幾乎免費的歐洲行
6-4 精打細算旅行去
6-5 花小錢大享受 省錢住好宅
6-6 海外退休新選擇

第7章 帶著孩子去旅行
7-1 旅行讓人生更精彩
7-2 沒了工作我們還剩什麼?
7-3 想體驗生活 卻落荒而逃
7-4 家就在背包裡 越旅行東西越少
7-5 帶著孩子去旅行
7-6 謝謝你重新給我旅行的勇氣!
7-7 退休後靠什麼養小孩?

第8章 換你來實現夢想!
8-1 開始改變 未來一定會更好
8-2 10個提早退休的小秘訣
8-3一起來計畫你的財務自由之路
 
IMG_20220123_140507
大部分的人

​​​​​​​​​​​​​​大部分的人

​​​​​​​→花了將近40年的歲月在工作上

→做著一成不變的工作

→付出40年的人生

 

●改變人生的一場旅行

→旅行可以不只是坐著遊覽車走馬看花

→不需要住大飯店

→不去觀光客聚集的地方

※花的錢比較少,卻能真正走進當地人的生活

 

●等到60歲退休再去環遊世界

→很多地方去不了

→很多苦吃不了

※只要有勇氣,沒什麼做不到

 

●生命中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我們真的要買間大房子?

→買台好車?

→買華美的家具?

→當季的新衣服、提名牌包?

→而不斷賣命工作嗎?

→上班真的很辛苦,把40年最精華的青春歲月奉獻給工作

※用寶貴的人生去換回這些可能過幾年就變成垃圾的物品,值得嗎?

 

●財務自由是什麼?

你的被動收入可以支付你的支出

 

●被動收入是什麼?

→不需要工作就有錢

 

●因為成長過程太缺錢

→對錢有著無比的渴望

→做了很多有錢人似乎會做的事

→貸款買了80%屬於銀行的房子、80%屬於銀行的車子

→如果這條路一直走下去,我們65歲退休時

※可能會有一間塞滿東西的房子,1、2台車子、一整櫃不太穿的衣服、鞋子,還有很多當初不知道為何而買的東西

 

●訂出退休金目標後,過起簡約的生活

→食衣住行減至最低

不買車

不買房

→租便宜的學生公寓

→騎腳踏車上班

→減少外食

→穿二手衣

→不買非必要的東西

※從存下50%收入做起,慢慢地每個月能存下70%的薪水

 

●2013年清空了所有物品

→背上2個背包

→過著隨心所欲的生活

現在的我們沒車、沒房

※帶著走的東西以外,什麼也沒有

 

●如果花10年的時光

→換來60年的自由人生

→你願意嗎?

 

●很多年輕人認為退休是很久以後的事

→選擇把收入拿來「增加生活品質」

→買了各式各樣的東西

→還得買個家、背房貸來囤積這些東西

→工作累了,就休年假出國幾天,再多買個紀念品慰勞自己的辛勞

→收入多了,買好一點的車,換大一點的房子

※30、40年的生活就這樣周而復始地過著

 

●工作時都入都不錯

→如果持續工作到60歲

→應該可以全身名牌

※但那些身外之物真值得你浪費生命、汲汲營營地追尋嗎?

 

●寧可把大部分(70%)的收入拿來生股息

其實多數珍貴而無可取代的東西都是無形的

→EX:親友的祝福、旅行中的見聞

→背包裝不進的,就放入眼裡、心裡珍藏

※兩手空空背著背包,自由地到處旅行、體驗生活,這比擁有任何東西都珍貴

 

●財務自由後,心靈就自由了

→你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事

→想去的地方

→熱愛工作的人不用為了生計

而是出於熱情做自己喜愛的工作

→快樂地享受生活

 

●還沒學會理財,就別急著投資

→先把自己的帳理清

→有了足夠的準備後再來考慮投資的事

 

●4%法則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的理論

→分析長達75年的股市及退休案例

→只要退休第一年

從退休本金中提取不超過4.2%的金額花費

→之後每年依照通膨率微調

→退休金到死都還花不完

 

●美國三一大學3位教授提出的退休金「安全提款率」

假設每年用退休金的4%支付退休所需

→再根據通膨調整每年提款金額

→如果本金可以支撐30年

→那這份退休投資組合,有極大可能維持到永遠

※這個推論是根據美國過去200年的實際歷史資料計算出來

 

●把預計退休後每年的花費乘以25倍(除以4%)

→就是我們所需要準備的退休金

※退休後每月預計支出X12個月X25=你的退休金

 

●假設每年花費要120萬

→需要的退休金變成3000萬

※努力的明確目標:「10年」及「資產至少3000萬元」

 

●為了在別人眼中「看起來」過得很好

人們常花錢買許多不需要的東西

※為了這些身外之外,不斷地奉獻辛苦工作的薪水及生命,值得嗎?

 

●想要存錢之前

→先問自己:「1個月花了多少錢?」

→錢都花到哪去了?

→花的值得嗎?

 

●如果只是單純紀錄花費

→對存錢的幫助不大

→記帳最重要的是,到了月底可以看著表格的分類

分析這個月的各項開支,食衣住行育樂各花多少,有多少收入和存款

※月底看完帳本才驚覺,怎麼會有那麼多不必要的支出!

 

●最無價的美好

→一個簡單美麗的日落

→就可以帶給這麼多人幸福的感覺

※最珍貴的東西,往往都是免費的,花再花錢也買不到

 

●假設自己要存下30%的收入

→其他70%就按比例分配到食衣住行育樂

一領到薪水,就要把預定存下的金額轉到專門的存款帳戶,不再動用

→再怎麼痛苦,都不能超過預算動用到存款

※沒錢吃飯就啃饅頭,吃泡麵,預算是自己編的,怨不了別人

 

●存錢的最大敵人就是「衝動購物」

→在街上不管看到多喜歡的東西

→沒錢也只能放下,回家去

去超市買東西前一定先列出採購清單,不在單子上的東西絕不購買

※每次想買東西,看一下這個月的花費有沒有超支,嚴格照著計劃走

 

●一般家庭的主要開支

→房租(房貸)

→伙食

→交通費

※想要多存錢提早退休,最快的方法就是把這3大項支出想辦法減少至最低

 

●一般人夢想中的房子至少要有3房2廳

→有錢就住豪宅

→買棟透天厝

→房子就是越大越好、越氣派越好、越大越舒適

 

●住過「好窄屋」發現

其實兩個人需要的空間不多

 

●房子大部分的空間都是閒置不用

→花了那麼多額外的錢買了或租了大房子

→為了填滿那些空間

→就要添購家具

→又要多花錢買維持那個空間的空調

→還要花費力氣打掃灰塵

 

●小空間反而更好

→經濟實惠

→打掃輕鬆

→又能促進夫妻感情

因為吵架也沒地方躲起來生悶氣

※兩個人在客廳大眼瞪小眼,瞪著瞪著…就會忍不住開始說話了

 

●為了省交通費

→據說沒車等於沒腳的美國

靠著腳踏車跟公車過了3年

→不但省下了買車的錢,油錢、停車費、維修費

※變成了退休帳戶裡用來生利息的資產

 

●每天騎單車跟走路

→連健身房的錢都省了下來

→減少塞車的時間

→搭公車還可以看書、聽音樂

※身心變得更健康,連看醫生的錢都省了

 

●世界那麼大

→買了車子,但它真的有帶我們去更遠的地方嗎?

※還是把我們困在辦公室裡付房貸

 

●辛苦買了房子成了家

→但一生最寶貴的20~30年裡

為了付高額房貸,大部分時間都在辛苦工作

※於是這個家缺少了讓房子成為「家」的主要因素-跟家人共同相處在這裡的時光

 

●自己種菜

→在公寓附近租一塊政府規劃的都市小農地

→大約一個停車格的大小

→撒了種子之後

→就有不用錢的有機蔬菜可以吃了

 

●自己養豬

→去有機牧場當了3天的實習生

→撿雞蛋、餵豬、餵牛

→每天7點就起床,工作到5點才休息

※決定豬還是給別人養,我們負責吃就好

 

●早餐30元計畫

→最容易做也最便宜的就是早餐

→除了熱食,還有現打果汁跟飲料

 

●其實吃美食不一定要花大錢

→只要用心

→就能自己做出營養又划算的美食

 

●轉個念就省錢

區分『必要』跟『想要』

→多數人為了在別人眼中「看起來」過得很好

→花錢買最新的手機、包包…這些不久後可能就變成垃圾的東西

※開始節約生活後,發現少了哪些「需要」的東西後,對生活沒什麼影響

 

●很多一般人眼中「必要」的東西

→我們並不需要

 

●婚禮

→一般人花錢買婚戒、拍婚紗、訂喜餅、印喜帖、出聘禮、辦浪漫婚禮

→再加上蜜月旅行

→出國後還要買戰利品

※不少新人結完婚,不但沒有更美好的財務未來,還要背債

 

●選擇公證結婚

→不買婚戒、不拍婚紗、沒有喜宴

→蜜月旅行是10天的爬山行程

→繞著美國西雅圖附近的雷尼爾山走一圈

→一共花不到幾百塊台幣

 

●兩個人的衣服加上所有家當不過2個背包

→牛仔褲破了就拿去補好再穿

→鞋子也不過一人2雙(布鞋及拖鞋)

→能DIY的東西就自己做,做麵包、種菜、煮飯、做香皂

就算我們的收入增加10倍,還是維持這樣的生活模式

※因為讓生活快樂,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

 

●常看到年輕的朋友拿著最新款的手機

→用最潮的3C產品

是不是大家已經習慣把奢侈品當作必需品

※如果什麼都想要,當然不可能退休,除非中了樂透

 

●真的都是「必要」的嗎?

→打開自己的衣櫥,看看裡頭有多少衣服、包包

→再看看衣櫃裡有幾雙鞋子

→手上拿的手機是哪一款,月租費付了多少

→週年慶搶破頭的保養品

※當必要支出(食、住、行)佔收入比例過高時,該思考是否住得太貴、太常外食、或者該換交通工具

 

●常常我們為了在別人眼中「看起來」過得很好

→花掉未來的錢,買超出負擔卻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用半個月的薪水買包包、ipad

→1個月的薪水換來1星期的度假

→2年的薪水買車

→20年的薪水買房子

→買下新東西的快感不過幾天而已,卻要因此被牢牢困在工作40年

→更糟的是,這些一時衝動所買的東西,過幾個月後、幾年後,都可能變成垃圾場的垃圾

※減少物慾,習慣於簡單知足的生活,也算是環保愛地球

 

●車貸、房貸、信用卡消費

→讓我們不需要有足夠的存款

→就能先享受到更舒適生活

※但是我們買下這些東西時,同時也消費了自己未來的人生

 

●一般人的標準,我們的收入可以「負擔的起」很多東西

→但是我們知道,我們不需要,也不想要

我們最想要的就是「自由的人生」,那才是最有價值的

※捨去那些不需要的身外之物,換取30年的自由,非常值得

 

●大學畢業後

如果連續5年存下每個月60%所得,27歲會有多少錢?

→再乘上1.276(假設複利5%,5年後的財富倍數)

 

●算算10年後(32歲那年)的60%存款

→再乘上1.629倍

→然後對照自己目前的銀行存款

→就會提醒自己要多存錢了

 

●你也來算算看

1.每月薪水×60%×12個月×5年×1.276=______

2.每月薪水×60%×12個月×10年×1.629=______

3.現在銀行存款=

1+2-3=錢跑去那兒?

 

●把東西貼上生命標籤

→或許會更珍惜自己辛苦用生命換來的錢

※別把生命浪費在日後會變成垃圾的東西上

 

●經過節約及旅行生活

→逛街這件事居然變成了一件苦差事

→很多東西就算免費送給我

→我也不想帶回家

※因為現在四海為家,背包裡已經塞不下新東西了

 

●先把生命量化

→用薪資換算出每小時的時薪

→稅後年薪÷1年工作天數250天÷24小時

→再把看到的商品換成生命標籤(價格÷時薪,高價商品÷月薪)

→EX:1杯星巴克咖啡=1小時的生命

→EX:1件流行的衣服=2天的生命

→EX:1支新iphone=10天的生命

→這些商品都是用我們寶貴的人生換來的

→就會開始思考這東西有這個價值嗎?

→不要把生命浪費在日後會變成垃圾的東西上

※別忘了,人生工作的時間有限(頂多40年~45年),這些東西真的值得我用生命來換取嗎?

 

●人家常說「貧賤夫妻百事哀」

應該是「價值觀差異大的夫妻」,才是百事哀

※如果價值觀太不相同,就會常為了錢而吵架

 

●平均辦一場婚禮要花費50萬~80萬元

→如果加上蜜月旅行的花費,一年的薪水就全部送給婚禮業者了

省下的婚禮費用,也是我們能悠閒享受人生的原因之一

※一輩子的幸福,比一天的浪漫還值得

 

●鑽戒閃亮亮真的很漂亮

→但真的要帶著1顆貴重的石頭四處長途旅行嗎?

※看了《血鑽石》這部電影後,更覺得那麼貴的石頭,不過是鑽石商的陰謀

 

●如果將50萬元的婚禮省下來投資

→假設報酬率4%

→複利20年就有100萬元

 

●結婚選擇極簡風

→兩位朋友當證人

沒有婚紗、沒有婚戒

→簡單地在文件上簽名

※總共花費100多美元

 

●5年多存100萬

→2010年結婚,把沒花到的50萬投資到S&P(標普)500ETF

→到了2015年,帳面價值增值1倍

※把結婚了費用省下來,投資未來

 

●省下來的婚禮費用

→是讓我們能悠閒享受人生的原因之一

※一輩子的幸福,絕對比一天的浪漫婚禮更值得

 

●當公主的代價不小

→名人動輒百萬元的夢幻婚禮、海島婚禮

→婚禮費用是一般試婚新人的1~2年薪水

→你願意花費50萬~80萬來圓一天的公主、王子夢

※還是要投資未來,讓每天都過得像公主、王子一樣幸福呢?

 

●11天0元蜜月旅行

→蜜月去繞雷尼爾山一圈

→每天要走近20公里的山路

→四周只有我們跟大自然,一整天見不到超過5個人

→11天的裝備跟食物都得自己背著

→真正爬山後,才後悔自己背了那麼多不必要的重量

→其實真正需要的不過就是乾糧、帳篷、睡袋、2件衣服

→洗澡要跳到冰河湖裡洗

→爬山爬到腳起水泡

※多年過後,這段旅程依舊歷歷在目,不需要金錢堆砌,也能製造一生難忘的回憶

 

●18歲戀愛可以亂談

→但婚千萬不能亂結

→遇上金錢觀差異太大的對象,就算她長得像天仙也不能娶呀

※結婚對象一定要好好了解彼此價值觀

 

●老J最青春精華的8年,比遇上金光黨還慘

→20歲結婚,順便有了4歲的女兒

→22歲身上背的學貸、信用卡債,加起來大約新台幣120萬元

→上班族第一年年薪月新台幣120萬元,前妻馬上買房子、車子

→前債未清,又多了500萬的房貸和60幾萬的車貸

→每個月的薪水養一家三口,根本入不敷出

→價值觀很差的夫妻,婚姻之路當然不可能太幸福

→直到第七年,代價是把身上所有的現金跟存款都給前妻才能離婚

※27歲的時候,2手空空從一棟負資產的房子,展開他的新生活,從負開始

 

●內心富足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

→就算現在天上掉下來1億元

→我們也不會想擁有更多東西

※有些人坐擁滿屋的物質享受,還是會覺得心靈空虛,想要的東西還是很多

 

●靠著自己的雙手和網路食譜

→各種菜色都可以在家裡做出來

→用自己種的有機蔬菜

→跟附近有機小農訂購宅配蔬菜箱

 

●到餐廳喝酒、吃飯也有打折時段可以選擇

→有些餐廳在happy hour的價格,比一般時間便宜一半

 

●有人追求及時行樂

→我們追求的是財務自由後的延遲享樂

 

●人的慾望總是隨著收入增加而越來越大

→學生時代買機車

→出社會買轎車

→收入穩定了就要買房子

→證明自己事業成功了,就開始換好車、換大房

→拿到的年終獎金就要好好的犒賞自己跟家人

 

●如果在收入增加時

還能維持原來的簡單生活態度

→把升職得到加薪,以及額外的收入等拿來投資,增加資產

→財務自由絕對比你想像中來的近

※當不用為了五斗米折腰時,生活才是真正有品質,你可以開始為了興趣而工作

 

●趁著年輕努增加收入、提高存款

→用大學畢業最精華的20年來實現財務自由

→你也可以在40歲以前退休

※要比別人提早20~30年退休,就要有決心在一開始工作時,付出比別人好幾倍的努力

 

●不會就學

什麼都願意做

什麼都願意學

→10多年後,最後一份工作,年薪都是大學畢業後第一份薪水的3~4倍

※大學剛畢業是在補習班當英文老師,最後一份工作在知名外商當專案經理

 

●補習班英文老師工作時數短

→上班時間從下午4點到9點

→5個小時月薪就有3萬

→不過沒有其他獎金跟年終

 

●「感謝你的來信,你的條件目前不符合本公司需求」

→一封封自動回復的訊息

→大公司不太會用完全沒有相關經驗的社會新鮮人

※對新進人員的需求:要有2~3年的電子業相關經驗

 

●於是修正了履歷

→不要求這份工作的起薪

→只希望能進入一家電子相關企業,從零學起

※心裡明白,其實我什麼都不會,如果有人願意聘請我,根本就是他們吃了大虧

 

●當年假電子新貴其實好貧窮

→薪水比當補習班老師還少

→工作卻是2倍以上的長

→常常早上8:30到公司,晚上8:30還不一定能回家

 

●什麼都不會的我,真的很感謝當年的老闆願意給這個機會

換個想法,他們根本是花錢教我做事的方法

→我什麼都願意學、什麼都願意做

→從認識進出口流程,到工廠生產的過程

→只要是主管交代的工作,我都覺得是他看得起我

※每次拿到新工作或新案子,我都做得好開心、好認真,完全不會覺得工作很累、很煩

 

●只要努力,真的就會有收穫

→別人搶著做的工作我做

別人嫌困難不願意接的案子,我更要做

→慢慢的,我負責的客戶越來越重要

※以前覺得遙遠的國外知名公司,也變成我的客戶

 

●從什麼都不會的國外助理業務開始

→1年後我可以出國開會,在國外客戶面前做簡報

→3年後,很多家當年履歷百投不進的台灣100大電子業,都願意聘用我

→再過了3年,進入了夢寐以求的知名外商公司工作

→機會是自己爭取來的

感謝別人願意給我機會,所以更要緊緊抓牢每一個可以學習跟表現的機會

※大學畢業已經是職場的基本配備,踏出社會後驚覺,自己除了讀書什麼都不會

 

●老J的職場生涯

→第一份工作在手機公司當最基層的電子工程師

→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實驗室裡debug(修改程式)

每天晚上都留下來加班,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

→別的同事嫌加班太累,他反而以此為樂

→一年下來,他比別人多花2倍時間在工作上,他的工程能力也比同期同事進步2倍

→為了爭取加薪,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他會主動爭取

→為了解決更難的問題,他必須不斷研究,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隨著能力增加,老闆很怕他會嫌薪水少而離職,所以每年他的薪水跟職等都會提升

 

●身處在全球有10萬人的大公司

→老J的很多同事只求無過

→反正每年領到的薪水差不多

→最好可以錢多拿、事少做

但是老J付出比別人多的時間,不斷進步,也不斷完成新挑戰

→10年後,當年同期畢業的同學可能還在其他公司當小工程師

→老J從只會完成老闆交代事項的菜鳥工程師,變成資深工程師

※最後自己帶領跨國團隊,完成業界最新技術的手機開發(當年的第一支智慧型手機原型,就是出自他的設計),成無無可取代的員工

 

●還在上網找工作?

→快檢討人脈存摺

→大公司都有內部介紹的管道,比你從人力銀行猛投履歷還容易找到工作

→至少內部介紹的Email會被職缺的部門主管看見

→不會在第1關就被電腦過濾掉

不過,要別人願意幫你介紹工作,就要用你的信用來背書

→除了工作能力,你的積極度、工作態度、團隊合作能力…是不是有很好的表現

※工作3~5年後,如果你找工作的方式還是上人力銀行網站,那就要檢討一下,你的人脈存摺是不是太少了

 

●工作時,我們接觸到的每位同事、主管、客戶、供應商

→都是未來事業發展的人脈

→因此與任何人有工作上的接觸

→都要表現出自己的專業

並保持良好的待人接物態度,讓日後別人有好的工作機會時,會想到你

→累積工作經驗,能讓我們的薪水隨著年紀慢慢增加

→人脈的經營,則可能讓我們的薪水快速加倍

→當年能順利進入知名的外商工作,都要感謝以前同事的介紹

※好的人脈不只可以幫我們找工作,還有可能幫我們找到未來的另一半

 

●建立被動收入,一開始並不容易

→我們花了快10年的時間才成功

→光靠工作,能賺錢的時間很有限

→一天24小時,扣除吃、睡的時間,拼命做也不過10幾個小時

→一生中能用勞力賺取的主動收入,頂多是20~65歲這45年的時間

 

●透過投資領取固定收益,就屬於被動收入

→台灣人最多人知道的是當包租公(婆),每個月等收租數鈔票

我們投資被動式指數型基金(ETF),每季都會有股利發放到帳戶裡

→依照4%法則,每年可以花的預算是本金的4%

→盡量不動用到本金,讓資產在不知不覺中增值

※股利從1年幾十元,到現在可以支付我們的生活費,花了快10年的時間

 

●大量閱讀別人成功的例子

→從別人經驗中學習

→經由書籍和網路,學到了很多投資理財的知識

※除了少部分的人是創業致富之外,大部分提早退休的人都是靠節約、存錢、長期穩定投資

 

●最有價值的第一件事

認清房子和車子不是資產

→於是把房子和車子都賣了

→手上有多餘的現金,加上少了每個月要付的房貸

→這些錢就變成可以來投資的本金

※節約和累積存款,是我們能提早退休的最大原因

 

●投資的重點

→不追求高報酬

→也不在於短期內賺大錢

※而是在股市及債市獲得穩定獲利

 

●分批把資金轉到美股ETF

→股市大跌時,ETF價格便宜,多買一些

→股市走高時,還是會陸續買進

→穩定地把資產轉進ETF後,就不太做調整

→漸漸地,股利越來越多,每個月能存到的薪水也越來越多

→1年、2年、5年、10年…

※長期持續省錢、存錢和投資,終於有足夠的本錢,可以不上班就有錢

 

●72法則

→假設年化報酬率7%

→10年後這筆錢會變成2倍

→20歲存下的錢,透過複利,30歲能增值2倍

→到了50歲能增值到4倍

※愈早存款,收穫愈大

 

●如果有兩個人,在20歲各中樂透100萬元

→其中一個人什麼都不做

→另一個人把100萬放進報酬率7%的投資工具

→不斷累積下,到了30歲,他就有200萬元

→到了60歲,這原來的100萬元就會變成1600萬元

→什麼都不做的人,別說資產沒有增加,還可能全部花光光

※16倍的財富累積,靠得是時間複利的神奇效果

 

●養了下金蛋的雞,別輕易殺生

→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長期持有(預計持有30年)高殖利率標的

→不賺帳面價差

→存下一筆不會有緊急需求的資金時,就進場投資

不論市場怎麼變化,投進去的本金不再領出,也就是不會再賣掉

每年乖乖領股利,就算帳面有獲利,也不打算賺價差

→投資策略:低點時多買進,高點不賣出

→就算股市明天暴跌,手上的持股依舊不變,一樣領得到股利

※最簡單的投資工具,就是投資在整體市場的ETF(指數型基金),一直有新的產業、新的公司出現,自然可以對抗通膨

 

●與其想辦法把投資報酬率提高到20%

→不如增加自己的存款率,更有可能達到財務自由

→大部分媒體和投資書籍,標題都是強調如何「快速」變有錢,這是本末倒置

→EX:收入3萬元,只存其中的5%,1500元投資,就算投資年報酬率20%,帳戶也只多了300元,變成1800元

→遠比不上少花一萬元,就算只放在銀行領1%利息,最後還是有10100元

很多投資人的投資重點,永遠放在追求快速致富的方法及高殖利率,而不是腳踏實地的減少支出

※我們也是努力了10多年,才能達到財務自由

 

●存款比率的高低,會遠大於投資報酬率

→假如你只存下10%的收入

→投資報酬率3%和10%可以賺足退休金需要花的時間,幾乎是差了30年

→假如存款率是60%

→投資報酬率3%和10%的差異只有3年

※即使你的投資報酬率只有3%,也只需要多花3年時間就可以退休

 

●本金越多存退休金時間越短

→如果你提高存款率至60%

→不論投資報酬率高低

→你都可以在10~13年左右達到財務自由

※節省開支、提高存款能力,對財務自由的影響,遠遠大於投資報酬率

 

●每個人都有物慾

→都想享受當下更好的物質生活

→大家真的要多思考

這些花費是否值得我們付出50年的時間

 

●你所擁有的東西,最終會反過來箝制你

→很多人為了買一件印上麋鹿(A&F)的衣服

→寧願花10小時坐在辦公室工作陪伴同事

→買了車子,世界那麼大,它有辦法帶你去更遠的地方嗎?

→還是把你困在辦公室裡付車貸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認真檢視自我的花費,減少物慾,習慣於簡單的生活

 

●因為不知足,所以擁有再多也不夠

→女人的衣櫥永遠少一件衣服

→男人則永遠少一樣最新的3C產品

→別人有的東西我想要

→別人沒有的的東西我更想要低一個擁有,買來讓別人羨慕

 

●「如何節約」是一個被小看的能力

→現代人的社會價值觀差異很大

→社會上充斥著鼓勵消費的新聞和文章

→奢侈品好像變成了必需品

→大家都想吃好、穿好、用好

 

●簡單算算工作到現在你的收入有多少

→如果一開始就認真存下來穩定投資

→至今可能會有多少退休金

再想想,當初那些花費,你還記得買了那些東西嗎?

※買的東西現在又在哪裡? 真的值得你為它們付出人生嗎?

 

●投資一定有風險

→經歷過中國股災、全球股災、台灣股災

→總是每幾年就會來一次

→資金都投資到ETF,只要指數暴跌,光帳面就會損失一家4~5年的生活費

→被股災嚇了好幾次

→偶而會損失幾萬美元

遇到大事件,更是一個晚上10萬美元就不見了

→處理方式:關掉電視,飯照吃,覺照睡

※但是,它們終究會慢慢回來

 

●只要堅持不賣出手上的持股

→我們擁有的股數還是一點也沒變

生活也不會因為股災有任何改變

※因為指數所包含的公司,依舊在做研發,依舊有新產品上市,依然有獲利、會發股利

 

●當股市下次再度瘋狂下跌時

→我們唯一改變的是

就是把手上多餘的資金,趁便宜再多買一些持股

※下次聽到身旁的人都在喊「股災」時,就是認真撿便宜的好時機

 

●投資的目的不是追求快速致富

→只希望透過長期投資

賺取穩定的股利

※退休的資產不致因為通貨膨脹而縮水

 

●投資原則

→不追求獲利超越大盤

→長期持有並持續買進,降低平均持有成本,避免追高殺低

→選擇費用(手續費、管理費)最低的投資方式

每季的股利是主要被動收入來源

※股災時是入場的好時機

 

●最適合的就是投資ETF美國Vangurad集團下的基金

→71%美國市場ETF(代號VTI)

→20%總體國際股票市場(美國除外)ETF(代號VXUS)

→5%不動產投資信託指數ETF(代號VNQ)

→4%美國整體債券市場ETF(代號BND)

 

●因為ETF投資標的是在追蹤指數

→不需要基金經理人選股

→屬於被動式管理

→交易成本跟手續費都很低

 

●選擇Vangurad的原因

→這家公司是把旗下的基金當股東

→因此投資人也間接變成公司的股東

→扣除最基本的經營成本,其餘的盈餘都平均分配給股東,也等於是投資人的獲利

 

●VTI的內扣總開銷為萬分之五(0.02%經理費和0.03%其他開支)

→比起一般基金動輒2%以上的管理費,便宜許多

 

●我們工作的時候

→每次領到薪水就固定買進

碰到股市下跌,同樣的資金,等於用打折價買進更多持股

※長期下來可以降低平均持股成本,所以根本不怕股災

 

●退休了,ETF每季分配的現金股利就是生活費

→不足的部分,才需要賣出持股(動用本金)

 

●不上班也有錢環遊世界

訣竅:堅忍地認著苦盡甘來的一天

→那年,我33歲,老J是38歲

※能豪氣地跟老闆翻桌,衝動地提出辭呈,也是因為知道自己不再需要為了錢工作

 

●當初買家具時,就知道幾年後會把這些東西賣掉

所以在二手網站買家具時,挑的都是比較貴的知名品牌

→因為去IKEA買新家具,賣掉時都要打對折

※最後沙發、餐桌、茶几都是用原來買到的價錢賣出,等於這幾年都是免費租用這些家具

 

●想把捨不得丟掉的東西放在小倉庫裡

→租最小的倉庫一個月要多花50多美元

→一年下來租金要700美元

→1年700元足夠把箱子裡面的東西重新買好幾遍

→最後牙一咬,決定什麼都不留,把箱子裡的東西清光

→3年後再回頭看我們當初做的決定,還好沒租那個倉庫

我們根本已經不記得當初箱子裡想留下的東西有哪些

※既然3年多來都沒必要用到它們,這輩子應該是不需要它們了

 

●先從物價便宜的墨西哥、中南美洲、東南亞開始

→實驗4%法則的退休金定理

→一開始還是過著簡約的生活,住便宜的度假公寓

結果3年多下來,這些物價低廉的國家,每年只花了2~3%的退休金

→剩下的錢可以繼續留在帳戶生利息

※3年後,投資的利息收入,加上美股不斷出現多頭表現,退休金帳戶居然比當初出發前多,等於這幾年的旅費,都是靠投資收入的贊助

 

●堅忍著苦盡甘來

→忍,一定要先吃苦努力存錢,延遲享樂

→再忍,想辦法建立能不上班也有錢的被動收入

→繼續忍,等著被動收入一天一天長大

※終於苦盡甘來,開始享受天上掉下來的錢

 

●Nomad List

→網站根據生活費、氣候、空氣品質、娛樂、安全列出500多個城市排名

→2016年8月,台北排名第4

→點擊城市,會出現Cost og Living的表單選項

→Nomad Cost:100%觀光客

→Expat cost:外國人在當地長住的平均花費

→Local cost:當地人的平均花費

 

●Nnmbeo

→首頁選擇Cost of Living Comparison

→輸入所在地和目的,就會跑出完全的分析

→詳細表格會把食衣住行及當地平均收入,甚至房地利率都列出明細

→讓你連市場一顆蘋果多少錢都能知道

想要退休後到不同城市長住,這個網站千萬不能錯過

→2016年8月的資料,泰國清邁跟台灣相比,清邁物價比台灣便宜約36.69%

※如果你在台灣一個月要花95000元,在清邁約台幣62072原就有相同的生活水準

 

●Movehub

→網站用顏色區分各個國家的生活費

→顏色由右往左越來越貴

 

●Airbnb是給外國人租的

→訂價一定比較貴

→出發前通常只會預定1~2晚市中心最便宜的房間

※到了當地再去市場或咖啡廳,問問當地人哪裡有房子可以租

 

●很多咖啡廳都有布告板,貼上房屋出租的訊息

→老闆幫我們問到的價錢,直接就是給當地人1200美元優惠價

→它在Airbnb定價要2000美元

Long Stay的好處是,租超過2個星期,就可以勇敢地跟房東要求折扣

→只要敢問,就算9折都算賺到

※小小殺價後,1000美元租到手,只說幾句話就省了200美元,幾秒時間就賺了15%

 

●泰國清邁

→生活機能跟一般大都市一樣,物價卻比台北或美國、歐洲的大城市便宜了一半以上

具備退休的3大要點:先進的醫療、方便的生活機能、負擔得起的生活品質

→整棟的長租公寓裡,幾乎住滿歐美來的退休老人

※退休新思維,是否一定要留在台灣過退休生活?(泰國的退休簽證,年滿50歲就能申請)

 

●阿迪是軟體工程師,離婚官司進行時

→跟老闆談了,需要一半時間在家工作

公司同仁也習慣用E-mail或電話跟他溝通

→於是跟老闆申請全天在家工作

→老闆居然不知道他在環遊世界

不論身在何處,每天他都固定上班至少6小時

→也會準時參加公司的電話會議

→上網不方便,他就跟公司請年假

→全公司早已習慣他不在身邊的工作模式

→現代很多上班族,其實大部分工作也是靠網路、筆電就可以完成

※如果有非常高的執行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優秀的工作表現,以及跟老闆同事們的溝通能力,坐在辦公室坐或在亞馬遜叢林沒有差別

 

●全新的人生態度

→人生從失去很多以後,才真正獲得自由

→以前有房有車,看似擁有很多,但總覺得少了什麼

→現在的我除了一個背包跟一台電腦

→什麼也沒有,卻覺得已經擁有太多

 

●沒了工作,我們還剩什麼?

→名片上的職稱似乎代表你的成功和社會地位

→工作變成生活中的主要部分

→沒了工作,好像頓時失去我們在社會中的腳色

→慢慢地忘了自己年少的夢想

※沒了工作,什麼都想嘗試,只要有興趣就去做,沒有鬧鐘,沒有固定行程,不需要在人群中通勤上班

 

●瓜地馬拉不到一星期的體驗生活

要懂得珍惜已經擁有的一切

→並心存感謝

→不是怨懟及忌妒我所沒有的東西

※不知惜福及太過計較的人,往往對眼前的幸福視而不見

 

●家就在背包裡

→越旅行東西越少

→把家背在身上才發現

其實我們需要的那麼少

→剩下不到7套衣服、1件牛仔褲、1雙好走的鞋子

→名牌包不如一個堅固耐用的大背包好

→美麗的高跟鞋比不上一雙好走的破布鞋

→也不用化妝品,省得還要卸妝

※背包客的世界裡,不需要遵循主流的潮流

 

●教育費支出

→從今天開始,投資複利

→18年後的100萬

→現在看來,1個月不過是少花3000元,每天少花100元

 

●17、18歲挪用班上畢業旅行公款

→當年家境不算好

→但也想要表現出我很酷、也想穿漂亮衣服、用最流行的東西

→決定在畢業旅行之前打工,把錢補齊

→所以一個月都沒去上課,差點被退學

※發誓一定不欠債,不買超出自己能力所及的東西

 

●有些人現在正花著不屬於自己的錢

→為了想讓自己在別人眼中看起來過著不錯的生活

→用信用卡分期付款或預借現金

→享受著負擔不起的東西,消費著未來

→一轉眼,累積了驚人的卡債

 

●秘訣1:立刻開始存錢

→再次強調,千萬別小看複利的強大力量

→盡早學會投資理財,讓複利為我們工作

※20歲存下的每一塊錢,透過複利,到了30歲能增值2倍,到了50歲能增加到4倍

 

●秘訣2:設定目標

→為自己設定一個高存款比例

→一領到收入立刻存起來

→降低物慾,簡單過生活

每個月存下50%收入,等同工作一年就可以休息一年

→再經過謹慎投資,有可能在16年內財務自由

 

●秘訣3:享受不用隨著收入升級

收入增加時,還能維持簡單的生活態度

→把升職得到的加薪或是額外收入,拿來投資增加資產

→財務自由絕對比你想像的快

→當財務自由後,不為五斗米折腰,生活才是真正有品質

※每個人都有物慾,但大家可以多思考,這些花費是否值得我們付出50年的人生?

 

●秘訣4:別再看電視了

→現代人每天接觸大量廣告或名人置入性行銷的訊息

廣告都設計用來讓我們越看越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夠好

→你的車子不夠高級

→衣服不夠流行

→身材不夠完美

→接觸這些設計來讓人們覺得不滿足的廣告,越容易造成衝動消費

※把看電視的時間拿來充實自我,學習新的技能,或是多接觸戶外,跟家人朋友相聚

 

●秘訣5:學著愛上腳踏車

→騎腳踏車不但可以省下交通費

→順便省下上健身房的會費

→住美國的時候,過著無車的生活

10年下來交通費、油錢、保險費,就省了大約10萬美元

→在台北生活的朋友更沒有需要買車的理由,上下班時間總是塞滿了車

※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公車、捷運,甚至偶爾搭計程車,都比開車優惠

 

●秘訣6:在家煮出餐廳級好菜

→不需要花大錢上餐廳

→網路上一搜尋,就可以找到詳細的食譜

※每個周末都有朋友來聚餐,在家交換料理真的很經濟實惠,又能聯絡感情

 

●秘訣7:別把黃金歲月獻給房貸

→一生最寶貴的20年~30年裡

→為了付出高額房貸,大部分時間卻很少待在這個房子裡

→白天上班時屋子裡空蕩蕩

→晚上父母加班,孩子也跟著在安親班加班

→好不容易付清房貸可以退休了,也錯過了孩子們只有一次的成長

大家可以仔細考慮是否以租房代替買房

※把買房的資金及貸款另作投資運用,不需要把精華人生奉獻給銀行

 

●秘訣8:建立共同興趣的朋友圈

花點時間找到價值觀相同的朋友或另一半

→在你需要鼓勵時激勵你

→在你成功時為你感到開心

※參考別人成功的經驗,學習他人失敗的教訓,會讓你少走幾趟冤枉路

 

●秘訣9:培養身心有益的興趣

→參加球隊、慢跑、騎單車、學習樂器、練習畫畫或其他手工藝

→做一些能帶給你成長的興趣

→這些興趣可以伴隨你一生,越做越有成就感

 

●心動馬上採取行動

達成財務自由的方法:花得少,存的多,謹慎投資,耐心等候

→為了提早退休,10多年來做了無數的改變

→賣了美國的房子,搬進一房小公寓

→賣了車,學習簡約生活,存下70%以上的收入

※每項改變都為我們帶來正面的影響,讓我們活得更開心、更自由、更健康

 

●紀錄詳細收支表

→明確了解自己每一塊錢花在哪裡

→用每年的開銷,估算財務自由所需的基金

 

●推算財務自由基金

→根據4%法則,每年需要的費用×25倍=目標存款

→假設每個月要花10萬元,一年120萬元

→則需準備3000萬元,存下這些錢就可以退休了

 

●存下至少50%收入

→努力存下一半的收入,只要15年就可以達成財務自由

 

●減少3大支出

→食衣住行育樂中哪項花了最多錢?

→搬到小一點的公寓或找室友合租,減少「住」的開銷

→不買車,多利用自行車,減少「行」的開銷

→自己煮,健康又實惠,減少「食」的開銷

→把衣櫥裡的衣服穿破,再考慮買新的,減少「衣」的開銷

 

●認清想要和需要(避免衝動購物)

→不在預算內的東西不買

買東西前不忘提醒自己「我擁有的東西已經夠多了」

※珍惜已經擁有的東西,一物多利用

 

●長期穩健的投資

→不追求高收益

→定期投資

→長期持有

 

●設法增加收入

→增加自己的競爭力跟不可取代性

→讓收入(身價)隨著年齡水漲船高

→且不隨著加薪而增加花費

※開發被動收入財源,例如投資、經營部落格、收租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讀書摘要
    全站熱搜

    bookworm94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