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眠 2.睡眠障礙 3.健康法

2015年2月初版二刷

作者簡介

李信達 博士


  國內知名睡眠研究權威,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現任中國醫藥大學教授兼公共事務長、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系兼任教授、財團法人台灣發展研究院董事兼副院長及國際CEO書院院長、台灣調適科學會理事長、美國睡眠醫學會會員。曾任中國醫藥大學系主任、所長、國際長,二○一一至二○一三年並擔任世界物理治療聯盟亞澳太平洋區理事兼秘書長,曾當選十大傑出青年。

  李博士在美國留學期間接觸到睡眠醫學,因而意識到自己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經由運動和調整睡眠習慣後,身體健康有了明顯的改善,這樣的親身體驗也促使他展開長達二十年的睡眠研究,並希望藉由這本書能夠將更多的睡眠知識傳達給廣大的讀者,幫助大家找回流失的睡眠力!

  ●【真健康】官網:www.crown.com.tw/book/health

目錄

第一篇 睡覺時,你的身體在做什麼?
第一章 神祕的睡眠週期
第二章 你睡得好嗎?

第二篇 擾人的睡眠問題
第一章 惱人的失眠
第二章 打鼾與睡眠呼吸障礙
第三章 延遲睡眠症候群
第四章 時差綜合症候群
第五章 輪班工作睡眠障礙
第六章 熬夜和睡眠不足
第七章 白天打呵欠、打瞌睡或嗜睡

第三篇 健康出問題,都是「睡不好」惹的禍!
第一章 想改善憂鬱和焦慮,一定要睡好
第二章 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力低落,原來是睡不好
第三章 睡個好覺,遠離疼痛
第四章 除了營養過剩、運動不足,睡不好也是肥胖主因
第五章 內分泌失調,從改善睡眠開始
第六章 痛風其實是睡眠惹的禍
第七章 睡不好、攝取太多含糖飲料,糖尿病上身
第八章 高血壓竟然是夜間睡眠引起
第九章 睡不好,引發心臟疾病、慢性腎臟病、中風的罹患機率
第十章 睡不好, 容易罹癌,死神提早來敲門

第四篇 如何睡,一夜好眠
第一章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第二章 營造優質的睡眠環境
第三章 吃對食物,夜夜好眠

後 記 讓我們一起追求睡眠力

IMG_20221015_154730

●健康

→絕對離不開運動和睡眠

 

●中山醫學大學提供場地

→丁醫師和胸腔科醫師吳子卿醫師自掏腰包

→投資超過百萬新台幣

→從國外引進昂貴的睡眠檢查設備

→成立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

 

●時代雜誌百大人物的希臘移民媒體大亨亞莉安納

→「重新定義成功」必須將良好的睡眠與健康納入

想要有成功的人生,應從良好的睡眠開始

→將這個理念落實在企業裡,並提供隱密且安靜的小睡休息區

※讓員工可以補充睡眠,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

 

●睡眠狀態,根據眼球在眼皮內的轉動速度

→快速轉動睡眠期(REM)

→非快速轉動睡眠期(NREM):第一期~第四期

※每一次循環約90~120分鐘

 

●黃金睡眠期:深層睡眠(非快速轉動N3~N4期

→只需達2個小時

→甚至短短90分鐘

→即可獲得充分的休息,修復腦部與身體的機能

※黃金睡眠期越老越不足

 

●多夢是睡眠品質的惡化

→「夢」是一種神經作用

→「作夢」就是大腦重整我們的記憶過程

→透過「夢」把不愉快的事情慢慢地排除

 

●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說:夢是通往潛意識的捷徑

→誠實反映我們心中的潛意識

→也有學者提出夢的主要功用是幫助清除我們腦中的垃圾和處理壓力

 

●當我們睡的不夠熟

→睡眠被外界或夢的本身干擾時

→才會記得自己曾經做過夢

※如果覺得自己常做夢,或是對夢境記得一清二楚,那就是睡眠品質的惡化

 

●隨著快速動眼睡眠期和黃金睡眠期會減少

→嬰兒比成年人愛作夢

→嬰兒每天的睡眠期多達12至18小時

→其中6至9小時皆屬於深層睡眠

※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長,深層睡眠逐年減少

 

●每天睡滿7.5小時的人壽命最長

一般成人建議睡足7小時

→只要讓自己處於低體溫的狀態(此時身體會分泌最大量的褪黑激素)

→擁有高品質的睡眠至少6.5小時就足夠

 

●睡眠效率不能低於85%

→往往不是睡眠不足,而是入睡困難

→睡眠效率=實際睡著時間/總躺床時間

→EX:一個人躺在床上9小時,因入睡困難,實際睡著只有6小時,睡眠效率=6/9=66.6%

 

●晚上11點前入睡最好

→人之所以能入睡

→是因為沒有光線與大腦分泌褪黑激素所導致的

→正常成年人在入睡60分鐘後才會進入第一次深層睡眠

加上凌晨12點到4點這段期間比較容易獲得深層睡眠

→應該盡可能在晚上11點前就上床睡覺

※必須早起的人,入睡時間就必須從起床時間往前推約7~8小時

 

●午睡15~20分鐘剛剛好

→午睡太久容易進入深睡期,會影響到晚上規律的睡眠周期

→建議戴上眼罩、擋住光線

※小睡15~20分鐘,千萬不要因為覺得累,就睡上一、二個小時

 

●午睡超過1小時,死亡率增加32%

→英國《每日郵報》曾刊登一篇由英國劍橋大學發表的最新研究

通常午睡超過一小時,表示夜間睡眠品質很差

→所以才需要超過一小時的午睡

 

●睡回籠覺對身體無益

→吃完早餐又回到床上,這完全是錯誤的做法

→通常早上醒來覺得沒睡飽,大多是前一晚睡眠不足、不夠深

正確做法應該是在第二天晚上提早上床睡覺

→把深層睡眠補足

※靠回籠覺補眠,不但不易獲得深層睡眠,還會造成作息時間日夜顛倒,第二天越難入睡

 

●一般人躺在床上

30分鐘內就能入睡

→就算半夜起來上廁所

→再躺回床上也能很快回到睡眠狀態

※超過30分鐘仍然無法入睡,在臨床上可被診斷為「失眠」

 

●身心疾病造成失眠

→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創傷症候群等患者

→身心疾病的失眠會造成更加重身心的嚴重性

→此種惡性循環必須打破

→否則身心狀況只會更差

 

●失眠會造成那些傷害?

→工作效率下降

→肌膚暗沉、提早衰老

→甲狀腺亢進

→免疫力下降

→記憶力衰退

→提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高血壓、中風、糖尿病、肥胖,甚至引發癌症

 

●安眠藥越吃越不安眠

→時間久了,安眠藥會失去效用

→導致必須加重安眠藥的劑量

→安眠藥大多是抑制神經的作用,引起嗜睡反應

實際上無法促進「深層睡眠」或「快速動眼睡眠」,導致睡眠品質不佳

※這就是為什麼服用安眠藥後,即使經過8小時睡眠,仍然感覺不到自己獲得充分的休息

 

●長期持續使用安眠藥有一定的風險

→成分可能引起夢遊、暴食等問題

→最常見的就是健忘、記憶力衰退

※若長期依賴安眠藥入睡,停藥後也會引發焦慮、脾氣暴躁等身心不適的症狀

 

●維持規律的生理時鐘

→養成定時就寢與起床的習慣

 

●睡前放鬆心情

睡前半小時,避免從事勞心勞力的工作

→試著放空、聽輕柔音樂

→若因為擔心某些事情,心神不寧,不妨把它寫在紙上,告訴自己,第二天再想吧

※睡前半小時,關閉電腦等3C產品,避免外界資訊進入大腦

 

●睡前洗個溫水澡

睡前一小時沖溫水澡有助於肌肉放鬆

→提高身體核心溫度

→當我們離開浴室,體溫會逐漸下降,因而感到疲憊,更容易入睡

※研究發現,體內溫度稍低,表皮溫度稍高,越容易入睡

 

●不要在床上做睡覺以外的事

把握「上床就是睡覺」的原則

→不要在床上看書、打電話、看電視

※否則副交感神經容易遭受干擾、無法放鬆

 

●營造安穩舒適的臥房

→睡眠環境太吵、臥室的隔音太差,都會影響睡眠

※研究發現,臥房內的窗簾、床單、枕頭罩等用藍色、黃色、綠色,這樣能使心情放鬆,睡眠品質最好

 

●床和枕頭一定要舒服

→床墊太軟或太硬都會導致睡姿不良、肌肉僵硬或背部痠痛的問題

→每一個人對舒適的床和枕頭的定義皆不相同

最昂貴的寢具不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

→購買之前一定要到現場親身感受

※床墊一定要透氣,人體溫度必須維持在37度左右,不透氣的床墊無法幫助身體散熱

 

●注意環境的溫度

→當臥室溫度維持在24~25度

→被窩裡為27~30度

→睡眠品質最好

 

●減少攝取咖啡因的飲料

下午2點以後,最好不要再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

→50歲後由於新陳代謝變慢,咖啡因在體內滯留時間甚至可達10個小時

※對咖啡因敏感者,午餐後最好不要再碰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

 

●晚餐不宜過飽

→吃太飽容易導致胃酸逆流,影響到睡眠品質

晚餐不宜吃過太於刺激性的食物

※避免咖哩、泰式酸辣料理、油炸、燒烤物,以免刺激神經興奮

 

●睡前吃對食物

→牛奶裡含有色胺酸

→使大腦裡產生五羥色胺,具有幫助睡眠

睡前喝100~200毫升的牛奶可助眠

※喝多了,消化吸收的時間就會較長,反而影響睡眠

 

●睡眠呼吸中止

→定義:停止呼吸達十秒算一次

→8年前比現在胖約15公斤,血壓也偏高

→睡眠檢查赫然發現,自己一個小時竟然停止呼吸達到40~50次

→平均每一兩分鐘就會中止呼吸一次

※調整生活習慣、睡眠環境、並使用睡眠呼吸輔助器

 

●打鼾不代表睡得好

→會打鼾的人的睡眠其實一點都不好

而且將近九成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鼾聲是睡眠時,部分呼吸道阻塞所造成的聲響

※成人只要每小時超過五次就是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上呼吸道阻塞,會越睡越累

→氣道狹窄時,呼吸聲會比較大

常打鼾者,入睡後如果呼吸道塞住,身體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將血壓衝高

→由於呼吸道阻塞特別容易發生在快速動眼睡眠期或深層睡眠期

→身體只好犧牲熟睡期,直接跳到淺眠清醒期

→藉由「簡短微微醒來」來終止呼吸道的阻塞

※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一整個晚上都會反覆進行這種血壓衝高、降低的過程,「簡短微微醒來」可高達100~200多次

(患者自己沒有知覺,醒來只會覺得,怎麼睡了一覺還是這麼累呀?)

 

●睡眠檢查監測各種生理參數

→血氧飽和指數偵測:監測夜間缺氧程度

→眼動偵測:區分在非快速動眼睡眠期和快速動眼睡眠期

→睡眠腦波紀錄:判斷目前睡眠階段屬於哪一個時期

→口鼻呼吸流量偵測+胸腹呼吸動作偵測:判斷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屬於中央型還是阻塞型

※每小時呼吸中止或變淺的次數(AHI/RDI)為依據,若每小時>5次即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呼吸道的暢通與穩定

→有賴於鼻、口、咽喉周邊的骨骼與軟骨結構

尤其身體呈現正躺的姿勢時

→因為重力和肌肉放鬆的關係

→舌根下沉,阻塞上呼吸道,造成「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只要會打鼾就是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因為上呼吸道因狹窄摩擦共振而導致鼾聲的產生

 

●男性通常比較習慣持續打鼾

→也不易察覺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狀

→即便聲響巨大或身體缺氧也照睡不誤

→不少男性即使血氧飽和濃度已減少10%,仍不會醒來

※此種缺氧時間越長,對腦部的傷害就越大

 

●常打鼾或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女性

→從深層睡眠轉到清醒腦波的情形比較頻繁

→一旦呼吸道阻塞,腦波就立刻跳到清醒狀態

→也就是容易因呼吸道阻塞而醒來

※女性抱怨睡不好的比率會高於男性

 

●年紀越大,「睡眠呼吸中止」指數越高

→隨著年紀增加,上呼吸道的肌肉彈性變差

→上呼吸道也會隨之變窄

→所以老年人打鼾的比例會隨著年齡增加

※約40%~60%的老年人有打鼾現象或「睡眠呼吸中止症」,有些甚至因此在睡夢中去世

 

更年期女性容易失眠,進而影響到睡眠

→女性停經後,「睡眠呼吸中止」的發生率也會增加

→女性停經後,打鼾的比例大幅躍升

 

●連續性正壓式呼吸輔助器

→已被睡眠醫學界公認是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最有效的方法

→配合密閉式的鼻面罩、口鼻面罩效果更好

 

●牙套或手術輔助治療

→牙套可將上下兩排牙齒錯開,把下顎稍微往前推

→即使熟睡後舌頭放鬆下榻,也不會阻塞到上呼吸道

※適合中度「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於重度患者效果有限

 

●改變睡眠方式

→身體正躺時,因為重力關係,舌頭容易往後壓住上呼吸道

根據統計,改為趴睡或側睡,65%的打鼾或「睡眠呼吸中止症」可獲得改善

→自己親自睡眠檢查兩次

→正躺時:一個小時停止呼吸高達40次~50次

→側躺時:一小時的呼吸停止不到10次

※想減緩打鼾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狀,先改變睡眠姿勢做起

 

●延遲睡眠症候群

→晚睡晚起(延遲2小時或2小時以上)成為習慣

→便很難再調整回來

 

 

●褪黑激素只適用於短期調整睡眠週期

→不適合長期使用

→否則會影響賀爾蒙的平衡

 

●每天維持30~90分鐘的太陽照射

→一早起床到戶外曬太陽

→晚上避免強光和電腦螢幕光線的直射

 

●堅持睡眠時間表

→每天提早15分鐘起床

→夜晚就能提早入睡

→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重新設定生理時鐘

 

●症狀較嚴重的患者

→從限制睡眠下手

→如果前一晚半夜4點才睡

→隔天7點要起床上班

※要求自己當天不可午睡,再累也要堅持到晚上11點才能睡覺

 

●褪黑激素分泌量隨著年齡改變

→分泌最高峰約在6歲左右

→隨著年齡增長,褪黑激素濃度漸漸滑落

→到7、80歲時,只有在半夜高峰期才能被量測到

→之後退黑激素的分泌量可能趨近於零

 

●年齡越大,越難調整時差

→年齡大於35歲

→具有焦慮性格的人

→過度飲酒

→睡眠不足者

※調整時差的能力都會比較差

 

●不當護理人員的原因

→不僅工作壓力大

→醫生、護士、消防隊員、警察、工廠輪班人員,患有工作睡眠障礙比例偏高

※輪大夜班把身體都弄壞了

 

●兒童看電視的時間越長

→睡眠時間就越短

→美國小兒科醫學建議:別讓2歲以下的兒童看電視

→平日下課後,看電視不應該超過1小時

→假日盡量不要超過2小時

※行為偏差的兒童,通常睡眠時間不足

 

●老人睡眠不足,死亡率升高

→睡眠不足會增加身體老化、減少壽命

→造成老人的記憶缺失、加速記憶喪失

※平均每天睡不到6小時的老人在65歲前死亡的機率比每天睡足8小時者高出12%

 

●長期熬夜會導致免疫力功能下降

→熬夜到凌晨3點

→血液中的自然殺手細胞減少30%

→白血球活動力也變差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會造成頭肩頸痠痛、憂鬱、焦慮

→也使得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癌症的罹患風險增加

 

●當我們睡眠充足、睡眠品質良好

→大腦會在7、8個小時後自動醒來

→尤其是當外面天色轉亮

→無須靠鬧鐘叫醒就能自動起床

※如果你需要睡到9小時才起床,有可能是睡眠品質出了問題

 

●固定起床時間,回推就寢時間

→EX:7點起床

→需要的睡眠時間為8小時

※必須控制自己在晚上11點前上床睡覺

 

●提醒自己,健康人生從睡眠開始

→唯有獲得良好的夜間睡眠

→才能維持心血管健康

→擁有好的記憶力

→遠離憂鬱、焦慮

 

●養成就寢前的好習慣

→將燈光轉暗

→冥想

→睡前不看電視、上網

→不建議在臥室裡使用電子產品

※讀書是有幫助的,可以幫助入睡

 

●焦慮性失眠

大多是因為精神壓力或是工作、環境驟變等因素

→EX:夜晚多夢、無法進入深層睡眠、連入睡都有困難

→檢視壓力源:可能來自工作、考試、戀愛、交友等

→必要時尋求醫生的專業協助

→睡前放下工作、放下所有的擔心,徹底放空

※瑜珈、打坐、慢跑或是快走,也是可以幫助舒緩心中的壓力

 

●好的睡眠品質

→足夠的深睡期和快速動眼睡眠期

→夜間沒有打鼾、缺氧或半夜驚醒的現象

 

●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兒童

→深層睡眠較少

→血氧濃度較低

※患有中、重度睡眠中止症的兒童,易出現退縮、抱怨、焦慮、憂鬱等負面情緒

 

●睡眠時間不足

→影響記憶力和智力表現

→上課容易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

→也會影響記憶力鞏固的能力

 

●史丹佛大學的研究表現

→長期熬夜或睡眠不足

→導致學生動作反應遲鈍

→數學計算測驗容易出錯

※想提升學習效果,就要從改善睡眠著手

 

●睡眠是記憶的重要過程

→2005年羅伯特教授在《nature》雜誌提出睡眠的記憶鞏固機制

→藉由睡眠可增強記憶

想要留住比較長期的記憶,必須有一段足夠的睡眠

※程序記憶必須依賴良好的睡眠來建立

 

●人在睡眠時

→大腦會對白天發生的事情進行選擇性刪除或重複儲存

→如此以來,便可以幫助大腦騰出更多的記憶空間

※睡眠幫助大腦鞏固、清除記憶

 

●睡眠障礙傷害腦部

→嚴重打鼾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

→到了60、70歲可能誘發老年癡呆與記憶衰退

→婦女停經後,睡眠呼吸障礙的發生率和嚴重度也會急速增加

※許多老年疾病的發生,共同原因就是睡不好

 

●嚴重打鼾或睡眠呼吸中止症

→造成聽覺障礙的因素之一

聽力受損屬於不可逆的傷害

→隨著年紀愈大,聽力只會愈差

※保護聽力,絕對是預防勝於治療

 

●如何預防聽力受損?

→避開噪音

→戴耳塞和靜音耳罩

→避免音量過高

→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預防糖尿病、肥胖

→補充維他命

→保持運動習慣

 

●早晨頭痛的人

→20%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美白防曬

→小心失眠又痠痛

→皮膚白皙的正妹,長期為肩頸痠痛所苦

※不曬太陽,導致褪黑激素不足,影響夜間睡眠,連帶引起肩頸痠痛

 

●睡眠過程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

→就是讓全身肌肉達到放鬆狀態

→尤其進入非動眼睡眠期第三、第四的深層睡眠

→肩頸原本緊繃的肌肉會產生明顯放鬆

 

●現代人成天在電腦前工作

→低頭滑手機

→讓身體長時間維持在同一個姿勢

→導致肩頸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造成痠痛

※一旦睡眠品質不好,肌肉在夜裡得不到徹底放鬆,肩頸痠痛的問題會加重

 

●養成良好姿勢

→使用電腦時,螢幕的高度應與眼睛平視

→坐姿端正,每隔一個小時就應該起來活動一下

→不要盯著螢幕動也不動

 

●改善睡眠習慣

→盡量在11點前就寢

→睡前不上網、滑手機

→把電視移到客廳

→適度的運動來消耗脂肪、提高基礎代謝

 

●能量消耗有兩個主要方式

→肌肉收縮:運動或活動時,身體會消耗較多的能量

→自然的消耗:與基礎代謝率有關

※成人若有良好的睡眠,夜間的基礎代謝率會提升,並且消耗脂肪,慢慢達到減重的效果

 

●每天睡不到6小時,容易誘發肥胖因子

每天平均睡眠時數7.7小時,BMI會達到最低值

→睡不好會使體內的壓力賀爾蒙和胰島素增加,促進脂肪形成

→睡不好也會使體內的瘦體素和血清素降低,提高想吃東西的慾望

※睡不好容易造成脂肪在體內堆積

 

●能量消耗有兩個方式

→肌肉收縮:運動或活動時,身體會消耗較多的能量

→自然的消耗能量:與基礎代謝有關,肌肉增加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

※成年人有良好的睡眠,夜間的基礎代謝率會提高

 

●西班牙研究

→每天睡眠時數低於六小時的肥胖率

→是大於9小時者的2.32倍

※每增加一小時的睡眠,肥胖率就下降24%

 

●美國研究

每天的平均睡眠時數為7.7小時

→BMI會達到最低值

※睡眠時數較少時,食慾會增加,漸漸造成肥胖

 

●睡不好會使體內的壓力賀爾蒙和胰島素分泌增加

→促進脂肪增加

→睡不好容易造成脂肪在體內堆積

→睡眠不足也會使體內的瘦體素和血清素降低,提高想吃東西的慾望

→特別是以高糖、高油脂的食物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

 

●身體越胖、頸圍越大

→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機會越高

→男性頸圍超過41.5公分,65%罹患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女性頸圍超過38公分,35.5%罹患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肥胖會使脖子變得粗大,呼吸道周圍容易囤積脂肪,導致睡眠時出現阻力較大

 

●兒童睡眠不足造成肥胖

→兒童肥胖會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和睡眠質量惡化等問題

 

●飲食清淡更好眠

晚餐進食應避免吃得過多,通常7分飽就好

→消化系統在晚上逐漸進入休息狀態

→重口味的食物比較容易刺激胃食道逆流,使大腦神經亢奮,造成夜晚難以入眠

※晚餐應盡量避免過於辛辣的食物,例如麻辣鍋等

 

●少攝取含糖飲料

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糖攝取量上限約為9顆方糖

→一瓶500CC可樂所含的糖分高達10.5顆方糖

→國人最愛的珍珠奶茶一杯700CC相當於28顆方糖

→一杯微糖綠茶也有10顆方糖

※建議大家最好養成喝無糖飲料或白開水的習慣,少喝含糖飲料

 

●肥胖患者每天一小時的運動不可少

→走路、跑步、騎腳踏車、游泳都是推薦的項目

→肥胖患者每週必須達到約300分鐘,或是2000~2500大卡的運動量

→也就是每天60分鐘的運動

※定期運動,還必須配合清淡飲食和良好睡眠,才能有效降低體重

 

●內分泌失調,從改善睡眠開始

→開始不熬夜

→睡前讓自己放鬆

→盡量不要從事過於刺激的運動

→過了中午不再喝綠茶和咖啡

→雖然平日忙碌,仍堅持每天下班抽空運動

→閒暇時與一群朋友上山下海,從事各種戶外運動

 

●睡前一小時,勿從事刺激的活動

→研究顯示,失眠大多是因為交感神經過度活躍

→如果睡前做劇烈運動、喝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或是上網、看恐怖片

→交感神經容易過度亢奮、刺激腎上腺素,導致失眠

※睡前不要從事過多刺激腎上腺素的行為,而是帶著輕鬆愉悅的心情入眠

 

●改善內分泌失調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每週運動150分鐘,運動前中後補充足夠睡眠

→保持心情愉快

 

●現代文明病之一「痛風」

→尿酸代謝不良的常見疾病

→男性痛風病患多為40~60歲

→以經常暴飲暴食、應酬過多、飲酒過量的患者最多

→女性通常在停經期後才會出現痛風症狀

※男與女的比例約20:1,高尿酸的患者,將來有5%~10%的人會發展成痛風

 

●痛風死亡原因的統計併發症

→缺血性心臟病比例最高

→其次是慢性腎衰竭

→腦血管疾病

 

●缺血性心臟病

→輸送氧氣及營養給心臟的冠狀動脈硬化、阻塞

→痛風如果沒有好好治療

→會使過多的尿酸鹽結晶沉澱在冠狀動脈內

→加上血小板的凝集亢進

→會加速動脈硬化

 

●慢性腎衰竭

→痛風開始發作的年齡平均45歲

→若疏於控制,大約55歲開始產生痛風性腎病變

→初期腎臟在吸收的能力變差,蛋白尿會出現,代表腎臟初步異常

嚴重且持續性的蛋白尿,可能是某種腎臟疾病的早期表現,不可閒視

→約20%~50%的痛風患者有蛋白尿

※痛風性腎病變的病人中,有一半的病人會有肥胖的表現

 

●腦中風

→尿酸是腦中風的危害因子之一

→高尿酸血症是急性腦中風的獨立危險因素

→尿酸會影響血管中一氧化碳及自由基的濃度

 

●如何預防高尿酸血症?

→酸性體質的人多食用鹼性食物:酸鹼食物的比例維持在1:3或1:4,多蔬果少肉脂

→避免過度肥胖

→適度規律地運動,補充大量水分

→治療夜間睡眠呼吸中止症,晚上會打鼾又有高尿酸血症,一定要去睡眠中心檢查

→多喝水,每天至少飲用2000毫升

→避免暴飲暴食

→避免過油的食物,更忌食油炸食品

→避免飲用酒類

→痛風關節疼痛時,不宜按摩或推拿

 

●長期失眠,糖尿病找上你

自覺失眠且睡眠時間只有5~6小時,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倍

→睡眠品質不好、容易失眠的人,胰島素的敏感度會比較低

→導致血糖不易控制

※研究證實,只要一個晚上睡眠不足,隔天胰島素的敏感度就會受到影響

 

●澳大利亞新城堡大學從29萬人的研究

→每天晚上睡眠時間時數低於6小時的人

→比起睡足7小時的人

→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增加30%

 

●伊朗大學從1萬2500人個案研究

→每天睡覺低於5小時且年齡小於60歲

→比起每天睡到7~8小時的人

→罹患糖尿病和血糖控制不佳的風險多了37%

 

●運動是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必備處方

→類型:有氧運動、快走、慢跑、游泳、跳繩

→強度:第一階段為熱身,5~10分鐘,第二階段為主要運動,30~40分鐘,第三階段為緩和,約10分鐘

→時間:每次運動至少持續30分鐘,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頻率:有氧運動或阻力運動,每週五次

※逐步增加時間後,再逐步增加強度

 

●如何預防糖尿病?

→少糖、少油

→規律的有氧運動或阻力運動,保持每週至少150分鐘

→保持正常體重

→維持基本睡眠力

→定期血糖篩檢

→戒菸

→少量多餐,維持血糖穩定

 

●高血壓

→深層睡眠不足引起高血壓

→打鼾引起高血壓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90%的患者有打鼾的現象

 

●長期睡眠不足,引起血壓升高

→睡眠不足8小時,血壓偏高

→不足7小時,血壓會更高

→睡眠有助於調節體內的壓力賀爾蒙

※睡眠不足會增加壓力賀爾蒙,導致血壓升高

 

●老人的睡眠障礙易誘發高血壓

→不管男性或女性

→只要年紀愈大

→睡眠障礙誘發高血壓的比例也愈高

 

●輪班工作增加高血壓的風險

→輪班工作者通常在夜晚工作

→睡眠容易受到阻礙

→白天的光線容易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容易淺眠

 

●有氧運動

→需要大量氧氣充分供應到肌肉的運動

→運動時會喘、心跳會加速

→EX:跑步、騎腳踏車、游泳、跳繩

※持續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壓

 

●長時間規律地從事有氧運動可以降低交感神經的作用

→交感神經作用增加時,血壓會上升

 

●有氧運動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

→達到降血壓的功效

※肥胖者體內聚集大量的脂肪,脂肪激素會刺激血管收縮

 

●運動中肌肉會產生一氧化氮

→進入血液後,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

→進而防止血液中膽固醇的沉降

※規律運動可使血管保持應有的彈性,防止動脈硬化所引發的高血壓

 

適量的運動能夠降低壓力賀爾蒙

→使交感神經的作用降低

→促進周圍血管擴張而讓血壓降低

 

●如何運動,有效降低血壓?

→慢跑、自行車運動、游泳,這三種有氧運動對高血壓來說都相當合適

→運動後血壓會下降

→藉肌肉長時間反覆收縮,這種擠壓和放鬆交替的方式,促使血壓下降

 

●預防高血壓的飲食之道

→過多的脂肪與膽固醇堆積會造成血管狹窄

→導致動脈粥狀硬化

→膳食纖維可以與膽固醇結合,降低腸胃道的吸收與動脈硬化的發生

※蔬菜可提供豐富的鎂、鉀及纖維質,建議每日攝取至少300公克以上

 

●足夠的有氧運動

→心跳加速、呼吸加深的有氧運動

→每天至少需30分鐘、每週至少5天

 

●常保正向力

→過度緊張、精神壓力大也會引起高血壓

→平日應避免過勞、凡事不要計較

→保持輕鬆愉悅的心情

 

●睡眠不足,容易罹患心臟病

→台灣大學研究,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比起睡眠時數6~9小時的人,罹患心臟病的機率約增加3倍

→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研究,連續五天睡眠不足,心臟功能會減弱

→東京自治大學研究,睡眠不到7個半小時的人,心臟病的罹患機率會增加4倍

 

●輪大夜班工作者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多2倍

→必須從飲食及運動著手

 

●長期打鼾或患睡眠呼吸中止症者

→由於身體在晚上長期間歇缺氧

→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

→心肌裡的部分細胞會逐漸自然死亡

→醫學上稱心臟細胞的凋零

→原本死掉的細胞就會變成纖維細胞

※纖維細胞變多時,就成了「心臟纖維化」,慢慢走向心臟衰竭

 

●睡眠呼吸中止症引起夜間頻尿

→患者夜間血壓和夜間排尿量都比健康人高

※只要經過連續性正壓呼吸輔助器治療,夜尿症狀可改善

 

●睡眠障礙引起慢性腎臟病

→中年以上成年人尿蛋白增加的關鍵因素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微量尿蛋白是腎功能的預測指標

→睡眠呼吸中止症會引起血管和腎臟損傷

→因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會反覆地呼吸停止和間歇性缺氧

※打鼾很嚴重的腎臟病患者,一定要另外接受睡眠檢查

 

●輪大夜班的年資愈久

→中風的危險性越高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終止打鼾或睡眠呼吸中止症

→培養良好運動習慣

→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擁有積極正向快樂的人生觀

 

●大腸直腸癌

→平均睡眠時間小於6小時的人

→罹患機率增加50%

※每月輪班至少三次,持續15年以上,大腸直腸癌罹患的機會有明顯增加

 

●肺癌

→輪班工作者日夜週期錯亂

→增加罹患肺癌機會

※抽菸是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

 

●乳癌

→女性輪班者的月經週期容易受到干擾

→女性大夜輪班者累積的年資愈高,罹患乳癌的機會越高

 

●時間管理,由好睡眠開始

睡眠時間最重要

→其次是與家人一起運動的時間

→最後才是工作

※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再多的財富與成就都會付之一炬

 

●維持固定的上床和起床時間

→尤其是起床,因為延後起床時間很容易引起睡眠周期的改變

→千萬不要延後睡眠時間超過2小時

→睡眠時間也不應低於6小時

 

●孩子的睡眠管理

建議晚上8點就應該關掉電視,並且禁止使用3C產品

→熬夜唸書對學業成績未必有效

→倒不如早睡早起,利用清晨6點到7點這段腦部短期記憶最強的時候

 

●堅守睡眠時間

→做不完的工作,明天再說

→就寢的時間到就該上床睡覺

建議睡前可以簡單列出目前的煩惱或尚未完成的事

→將壓力和焦慮轉移到明天

 

●腹式呼吸法

→吸氣4秒、吐氣8秒

→鼻子吸氣,腹部會凸起

→噘嘴吐氣,腹部會內縮

 

●全身肌肉伸展

→伸展運動是放鬆肌肉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肌肉放鬆技巧

→經由極度用力、肌肉緊張

→最後到放鬆的過程

→先做肌肉拉緊後,再做放鬆的動作

→由額頭→臉部→口腔→頸部→肩膀→手部→上身→腳部

→拉緊的動作持續10~15秒

→放鬆的動作約60秒

※每天睡前練習1~2次,每次10~20分鐘

 

●睡前一小時洗溫水澡

→可以幫助入眠

→水溫不宜過熱

 

●浸泡手腳可以使人較快入睡

→建議睡前1~2小時

→以攝氏40度~41度的熱水浸泡手腳

 

●睡前按摩

→沒有習慣做瑜珈或伸展運動的人

→少動關節部位的肌肉多呈現緊縮的狀態

→EX:頸部、肩膀、背部、腰部的肌肉

→請枕邊人在睡前幫忙按摩,或使用按摩椅、按摩球、沖溫水澡

 

●多曬太陽

→每天至少享受2小時的陽光

 

●晚上8點後,避免強光刺激或直射

 

●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

→維持足夠的深度睡眠

→EX:跑步、騎自行車、游泳

→每星期從事有氧至少150分鐘

 

●運動讓人快樂

→多從事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也會隨之排除

 

●午睡不超過20分鐘

→退休的年長者,建議白天可以找些事做

→EX:從事志工活動、參與家庭日常工作、簡單兼職

→盡量維持基本的活動量,幫助好眠

※日間超過90分鐘的睡眠,容易影響到夜間睡眠的連續性

 

●什麼睡姿最好? 因人而異

→正躺的比例最多

→但是對於嚴重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

側睡、趴睡都比正躺來的好

→正躺睡姿很容易讓上呼吸道因重力關係而塌陷

※臨床上會藉著改變睡姿來治療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不著不要一直躺在床上

→以免失眠更嚴重

如果一時無法入睡,就離開床舖

→避免在床上做睡覺以外的事,例如看書或玩手機

※要讓身體和大腦都能明確連結,躺到床上就是要睡覺

 

●追求正向力

→凡事正面思考

→父母應該以鼓勵代替責罵

→建立小孩的自信心

 

●避免光線干擾

→養成睡前一小時

→關閉所有電視、電腦等電子用品

 

●避免噪音干擾

→噪音是造成現代人莫名壓力的主因之一

→臥室應特別重視窗戶的隔音

→臥房位置也應避免公共電梯機械運轉

 

●避免電磁波干擾

→臥房內不該放電視、電腦、平板、手機

→睡覺時更不要把手機、平板電腦等3C放在離頭部不遠的床頭櫃

※避免頭部受到近距離電磁波影響而干擾睡眠

 

●臥房不應該放電視

→容易因為姿勢不良,導致腰酸背痛

→臥室是用來睡覺的地方

※臥室環境要越單純、越安穩,才有助於睡眠

 

●調整臥室溫度

→室內溫度太冷太熱都會影響睡眠品質

→夏天的涼被和冬天的暖被要適時替換

※唯有舒適的體感溫度,才能擁有良好的品質

 

●昂貴的床不一定最好

→最好的方式要去試躺和試睡各種不同的床墊和枕頭

→試躺也要依照習慣的睡姿來測試

→如果夫妻睡在同一張床上,雙方就必須一起去試躺

※如果床睡久了變得太軟、凹陷,就要趕快換張新床

 

●睡姿不同,枕頭高度也要不同

→習慣趴睡,選擇高度較低的趴睡枕

→習慣側睡,選擇較高的枕頭

→枕頭過高,容易導致與老化相關的疾病產生

→枕頭過低或不用枕頭,則無法完全支撐頸部

※枕頭的高度必須躺下後,將頭的重量全部放到枕頭上面,確實感到舒適度與高度

 

●床的位置影響睡眠

→床位不宜太靠近窗戶和門口

→要移開臥室的時鐘及電話,避免聲響干擾睡眠

 

●有失眠問題,必須檢視自己是否攝取過多的興奮劑-咖啡因

→咖啡因代謝需要8-12小時

→專家建議,午餐過後避免咖啡因攝取

 

●失眠者晚上忌喝綠茶、紅茶、可樂、巧克力

改喝菊花茶或麥茶

→菊花茶含有GABA抑制性的神經傳導物質

→麥茶具有助眠的功效

※中醫師推薦陳皮麥茶、大棗甘麥茶、銀花酸棗仁茶

 

●人參茶可能引起失眠

→建議早上或中午喝人參茶

→睡前8小時就不要再喝

 

●酒精嚴重影響深層睡眠

→酒精降低非快速動眼睡眠的效果

→夜裡頻繁醒來及快速動眼反彈

※飲酒造成的睡眠中斷可能會造成白天疲勞和嗜睡

 

●睡前避免吃太飽或太餓

→睡前三小時要吃完晚餐

→吃喝過量,容易胃酸逆流

 

●睡前避免吃辛辣的食物

→辣椒素會刺激胃酸分泌

→睡前吃太多辛辣食物,會使體溫升高

→擾亂睡眠週期

 

●多吃色胺酸的食物,可縮短入睡時間

→色胺酸是大腦製造血清素的原料

→血清素可以減緩神經活動,讓人放鬆

→血清素會轉化成褪黑激素,有助睡眠

→色胺酸無法由人體合成,必須從食物取得

→富含色胺酸以魚、肉、奶最多

→其次為豆類與堅果類食物

→香蕉是色胺酸含量最高和含鎂的水果

 

●睡不著,來杯熱牛奶或熱豆漿

→牛奶和豆漿都含有色胺酸

→在人體中可以轉換成血清素與褪黑激素

→能安定神經又助眠

 

●攝取褪黑激素的食物

→香蕉能平穩血清素和褪黑激素

→還有富含讓肌肉放鬆的鎂元素

→褪黑激素需要B6合成,例如甜椒、葵瓜子

 

●失眠者多吃含鐵、銅的食物

→含鐵、銅的食物:肝臟、瘦肉、魚、蔬菜

→豆類是幫助大腦補充鈣質的食物,黃豆、豆腐

→黑芝麻含有多種礦物質,大量的鈣、鎂能安定神經

 

●傳統中醫藥食療

→紅棗、百合、桂圓、蓮子、炒酸棗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okworm9487 的頭像
    bookworm9487

    bookworm9487的部落格

    bookworm94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