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財 2.投資

2005年4月初版

 

作者簡介

夏韻芬
  暢銷書作家,著有《夏韻芬女人私房理財書》(高寶出版社)、《投資報備股票》(時報出版社) 、《當代理財王--夏韻芬》(我識出版社),各大電子、平面媒體最受歡迎的特別來賓。

IMG_0262

 

●此本書是第5本投資理財的書

→投資理財的做法要進階

→觀念也非一成不變

 

●觀念要對,決策才會正確

 

●民國93年一至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達1.5%

→國內銀行一年期定存利率1.4%

※顯示定存收益即將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

 

●巴菲特:股市成功的祕訣就是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

 

●只投資熟悉的商品

 

●房子可以先買,但是車子不見得要先買

→如果買不起房子,就買營建股的股票,因為股票一定會漲

→現代人應該要買把房子當作第一順序

※黃金、房地產等實質資產,為通膨保值的最佳避風港

 

●買車跟著而來的消費增加

→油錢

→停車費

→牌照稅、燃料稅

→定期保養

→保險

 

●一樣都有50萬

→有人拿去買車,有人拿去投資

→3年後,花在車子身上的錢至少1、20萬,於是車子「價值」升高到70萬,但是賣掉剩不到30萬,於是「賠了」40萬

→反觀拿50萬去投資的人,再背也不會賠到40萬

 

●現金卡

→擴充個人信用而得

→利息高達18.25%,能少碰就少碰

 

●狗屎經濟學

→不要迷信政府公布的經濟數據

→吃了兩堆狗屎,就為國家的GDP貢獻一億的產值

※政府公布的GDP背後通常有陷阱,因為光是買空賣空,增加數字但是無法增進百姓的幸福

 

●不要相信政府公布的經濟數據,要隨時洞察先機

→投資時,明明知道景氣不好

→但是政府公布的數字都透漏樂觀訊息

→直接問老闆:今年錢好不好賺?

→因為處在經濟的第一線,最知道景氣榮枯

→計程車老闆、餐廳老板也都值得去問

※餐廳老闆說大家都賺錢,每個人都點3000元套餐,果然那幾天,股票漲、很多公司也說景氣佳

 

●年終獎金

→長期的貸款不要還

→犒賞自己跟家人(人生不是只有股市,家庭是首選)

→量力而為的投資

 

●房貸一貸就是20年

→早還一定虧

→EX:跟會,會頭最佔優勢,可以先拿一筆不用利息的錢來花,第二最大受益者就是會尾(假設無風險)

→房貸是用年終終值的概念計算,其中有很多微積分的概念,一般人很難推算

※假設跟銀行借錢是沒有風險(銀行不會倒),繳20年房貸的人(也就是會尾的人)最佔優勢

 

●年終獎金不要還房貸

如果是一大筆錢,先償還本金,以期把本金的利息降下來

→如果是長期的本利一起攤還方式,不要急著還錢

※對於年終獎金不多的人,千萬不要先還房貸,還得快,虧得多,這就是理財弔詭的地方

 

●主計處預測通貨膨脹率達1.6%

→但是目前銀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只有1.5%

※為了避免通膨吃掉定存利率,積極的投資人要降低定存比例

 

●鬼月來買屋(每年農曆7月)

→買屋的人少

→議價空間大

→裝修工人容易找到

※老觀念已經改變,年輕世代幾乎已不在意鬼月購屋

 

●買名牌不如買名牌基金

→哈日族:富達日本基金(SONY、TOYOTA、CANON)

→奢華族:景順消閒基金

※喜歡名牌的人,可以投資到自己喜愛的公司及品牌

 

●鼓勵跟銀行借錢

如果有機會借到低的利率,去投殖利率有7%的股票

→一方面確定有配息,同時比放在銀行好,這是比較穩健的做法

 

 

●利用銀行賺資本報酬率

只要花三成的自備款,其他七成都可跟銀行借

→500萬的房子,自備款150萬,如果漲到600萬

→意義於:只花150萬,賺到100萬,報酬率66.67%

→用500萬現金買房子 ,600萬賣掉,賺100萬,報酬率只有20%

※借錢賺錢,需要膽識,更需要知識

 

●不要借錢買東西

→買之前先考量以後的變現價值

→理財專家的群益證券執行董事陳忠慶:「每買一件東西就先考慮會不會增值」

※花錢是稅前,但是賺錢是稅後

 

●當你賺100元

→事實上,還需要扣除綜合所得稅

→你的100元只剩85元,或是更少

→對於上班族,好不容易賺到100萬,扣除所得稅,其實差距很大

※節稅的門檻很高,如果年薪沒有個500萬元,很難靠會計師的協助,進行合法的節稅

 

●目前銀行利率1.425%

→很多人拿了500萬退休金, 一年利息只有7萬1250元

→平均一個月6千元不到

→於是銀行告訴你只要買海外基金,利息就有3%

※但是銀行不會告訴你,買海外基金要手續費,連手續費也要3%,所以你沒有賺到,都被銀行賺走

 

●借你一萬元,每天只跟你收利息5元

→茶葉蛋都要7元,於是很多人趕快借錢

→如果把5元乘上365天,再除以1萬元,乘上百分百,你的借款利率一樣是18.25%,跟現金卡的利率一樣

※簡單的你都會被吸引住,更何況比較複雜的,根本無法讓你用計算機就可以算出來

 

●這是知識經濟的時代

→懂越多,賺越多

 

●買東西,如果分期攤還

→加起來的總數等於金額,那就是真的零利率

 

●每月房貸負擔最理想是維持在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

→最高不宜高過五成

→否則容易破壞家庭生活品質

 

●台中市區一戶十坪大的套房

→總價不會超過100萬

→使用百分百房貸,以3%利率計算

→每個月房貸負擔不會超過6000元

 

●低單價之中南部房市

→即使總價300萬之二房或小三房

→全額貸款負擔也不會超過18000元

※對於有中等月收入6萬元之雙薪家庭,還屬於可承受之輕

 

●對於台北市的高房價

→對於百分百房貸接受度就低很多

→畢竟六、七百萬的中古屋房價

→使用百分百房貸,都是相當沉重的負擔

 

●銀行不會做賠本生意

→能符合全貸或超額房貸者

→都要經過銀行嚴格篩選

→EX:公教人員、律師、會計師、醫師

※這類貸款,對於目前低利率而言,對無自備款的租屋者購屋所負擔的利息,遠比租金還低

 

●需要還是想要

→多一件衣服、多一雙鞋子、多一個鑽石,都是想要,需要的成分不多

→不要為了流行而流行

→養成記帳的習慣

 

●銀行開辦的各項房貸都有固定成本

各項「誘人」的促銷商品後面都有額外的費用

→選擇房貸要大眼睛

 

●銀行專員吸引客戶轉貸時

通常只提利率較低,卻絕口不提管理費

※有時候管理費高達貸款金額的1%,也是1至2個月的利息

 

●指數型房貸

→當市場利率走揚,房息成本變高

→反之則降低

※基本上指數型房貸適合「低利率時代」

 

●多利用政策的優惠貸款

→首購、公務員購屋貸款、勞工住宅貸款

 

●當有大筆收益進帳時,可以考慮「本金攤還」

→使本金快速下降,利息自然省下來

 

●跟銀行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

→最好把薪資帳戶、信用卡消費、房貸等相關的銀行都集中在一家

→在房貸上有較好的議價空間

 

●常常打電話

→一看到報紙調低利率新聞,立刻打電話關切自己的房貸利率

→除了打給自己往來的銀行,也要打給別家銀行探聽軍情

※如果往來銀行沒有調低利率的動作,就是天天打電話,不行就搬出絕招-轉貸

 

●第二個家(休閒住宅)

→具有景觀、休閒公設多元(游泳池、健身房、SPA設備)

→這類商品,與景氣有關

→小學妹在三芝買一間套房,原本約好有去度假,沒想到一年過,俱樂部倒了,房子只能養蚊子

→三外在買(外資、外行、外地人)

※如果你沒有太多錢,千萬別輕易當三外

 

●節省不必要的開銷

→少喝飲料

→180元商業午餐改成80元便當

→少吃零食

→不去健身房

→洗米水留下來洗碗

→需要慢火細燉的料理改用壓力鍋或悶燒鍋

→不要常用微波爐(瓦斯比電省錢)

→不要大火炒蔬菜,改成燙青菜

→電腦每天多開機五個小時,一個月電費多2000元

→很多燈泡又熱、又浪費電,多人喜歡的崁燈,通常是來照畫作,就需要開冷氣(因為太熱)

 

●減少現金或存款

→配現金的股票、基金

→讓股息代替利息

 

●如果有出租房屋者

→租約不要訂太長時間

→約定可隨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調整租金

 

●影響國家經濟最重要的就是政治的穩定與否

→穩健投資卻逃不過政治的系統風險

※建立全球化資產配置的概念

 

●一支漲停板7%,難道一年賺3支漲停,20%有那麼難嗎?

→郭台銘為例,鴻海公司淨值報酬率好的時候大概是20%

→他每天認真工作,一天工作可能16-18個鐘頭,他才賺20%

※我們是一個小投資人,隨便賺都可以20%,那就太貪心了

 

●第一桶金通常以100萬元計算

→每月省下1萬元,放在年利率6%的投資工具

→五年下來就會變成100萬

→繼續用同樣的方式和報酬率投資

※你的本金每五年就多生出一個100萬,30年下來就可以累積近1000萬資產,這是真的,而且可行

 

●平凡的生活,抓緊6%的報酬率

→每個月少花5000元,退休目標為1000萬元

→希望住六、七百萬的公寓

→60萬的車子

※每年只需要追求6%的報酬就夠了

 

●如果貪心一點

→每個月領五萬元薪水

→千萬豪宅

→百萬名車

→60歲退休有2000萬元

※每年追求固定10%的報酬率

 

 

●股票投資,指數型基金是最好的考慮

→美國過去100年股市的平均報酬為12%

→台灣在2001年前的35年間,年平均報酬為25%

※定期定額持有指數型基金,不至於賠到哪裡

 

●每兩個月存錢買一張每年配息6%的「定存股」

→中鋼、中華電信、台塑

→一中一台是很好的搭配

※不要貪心,一年10%就足夠

 

●有人說,每年維持20%的報酬率,若干年之後就是億萬富翁

一年20%的報酬率不容易維持

→往往還沒賺到20%就先賠上20%

 

●先確定大目標

→大方向就是今年度經濟成長率不過4~5%

→這樣低的成長率,股市要有好的表現也難

 

●高現金殖利率定存股逐漸獲得市場認同

→現金股利除於市價要大於銀行一年期的定存利率

→除息後也有機會填息

 

●每股稅後盈餘連續三年成長、今年預估現金殖利率7%以上

→傳產股居多,集中在鋼鐵、航運、電信、汽車零件組、紡織、塑化

→春源14.92%

→亞泥13.32%

→大陸12.93%

→盛餘12.77%

→中鋼12.51%

→豐興12.28%

→中華8.84%

→萬海8.29%

→中華電7.6%

→台化7.67%

→南亞7.52%

 

●發放現金股息

→對企業而言比較沒有股本膨脹、稀釋獲利的問題

→對於長期投資、側重公司長期獲利成長的小股東比較有利

 

●選擇高股息殖利率個股

→產業前景佳

→每年獲利穩定成長

→不可暴起暴落

 

●定期定額

→目的:退休養老、子女教育基金

→時間長達10~20年

→選擇穩健成長型基金

→國外基金為首選

※海外投資具有節稅功能,節省手續費

 

●評比指標

→年化標準差:數字越低越好

→B值:愈低愈好

→夏普值:愈高愈佳

 

●定期定額要發揮時間複利

→必須投資三、五年以上

→同時搭配適時獲利了結

 

●一個人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賺到600元?

→月薪三萬的上班族,相當於在電腦面前腸枯思竭坐上半天

→時薪80元的打工仔,得站在櫃台前7.5小時,笑臉迎人說上750次「歡迎光臨」

※花600元真是容易至極,要賺600元真是辛苦委屈

 

●標會普遍有10~15%的報酬率

→必須承擔被倒會就可能血本無歸的風險

→除非是有可靠會頭和會員

※不建議社會新鮮人嘗試

 

●零存整付的銀行定存

→目前銀行一年期定存只有1.5%

→輕易被今年物價上漲達到1.5%所抵銷,結果獲利可能所剩無幾

※不適合積極存錢的族群

 

●股市的脈動

→每年一月及十月是專家一致認為得操作關鍵期

→一月是新年度開始,預期三月是高峰

→十月開始,通常是外銷產業由谷底往上攀升

 

●股價盈餘成長比(PEG)

→股價盈餘成長因子

→本益比與盈餘成長率之間的關係

→計算方式:股價預估的本益比除以每股稅後盈餘的成長率

→EX:如果預估本益比為16倍,每股稅後盈餘的成長率有25%,則PEG為0.64

→利用PEG(股價盈餘成長比)容易找出高盈餘成長、低本益比雙重價值的個股

※PEG數字小於一、且合理的獲利根據下越低越好

 

●篩選近三季盈餘呈現正成長

→萬海:35.80%

→長榮:34.26%

→台化40.49%

→聯茂:57.74%

 

●PEG低於一的個股

→台積電:0.94

→中碳:0.6

→台燿:0.23

→南亞:0.37

→力成:0.4

→堤維西:0.38

 

●股價盈餘成長比PEG

→讓投資人了解自己所投資的公司其成長性與股價高低是否合理的客觀指標

PEG若小於一、且數字低,股價就越有投資價值

→如果評估公司未來獲利能繼續維持在穩定成長狀態,股價肯定具有上漲的空間

→PEG低的個股,所配發的現金股利相當優渥

※這些個股基本面體質不錯,獲利看好,是另類進可攻退可守的定存股

 

●買屋的原則

→地段

→地段

→地段

 

●台北市最受歡迎地段

→房價最高的大安區

 

●條件、特色要多元

→根據永慶房仲網點閱率分析

→91%近市場

→90%近學校

→86%附近可停車

→79%近警察局

→76%進公園

※88%以上的房屋同時具備5個以上的優勢

 

●買房之間,一定要先問自己,我為何要買?

→嫌錢多?

→還是貪圖利息低?

→還是需要一個安穩的殼?

※一次只能選擇一個答案

 

●很難十全十美

→要利率最低的房貸,就要忍受房貸額度不夠高

→找離家近的銀行,利息就會比較差

 

●要有殼,就要努力買屋

→那怕以後利息會上升到10%

→民81年購屋時,利息就是這麼高

 

●買股票,很多人怨恨自己沒有「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

→連法人都無法如此精準

→法人也是靠平均成本來降低自己的成本

 

●只要不是百分百房貸

→鼓勵大家有成的自備款再來買屋

 

●一旦利率調升0.25%(一碼)

→房貸200萬為例

→每月房貸僅增加250元,一個月少喝2、3杯咖啡就夠支應

 

●利率調高1%(四碼)

→房貸200萬

→每月房貸也只多1000元左右

 

●根據內政部建研所資料顯示,台灣地區房屋平均總成交總價為500萬元

→台北市750萬

 

●總價500萬計算

→八成貸款為200萬

→貸款期間20年

→以本息平均攤還計算

→其中200萬元為利率2.425%優惠房貸

→另外200萬元為利率2.5%的一般房貸

→每月房貸總支出僅增加494元

 

●台北市房屋總價750萬元

→貸款八成,即600萬元

→貸款期間20年

→其中250元為利率2.425%的政府優惠房貸

→另外350萬元利率2.5%的一般房貸

※當利率上升0.5%時,每月房貸負擔僅增加864元

 

●以本息平均攤還方式試算

→600萬的房貸

→利率上升0.5%時

→每月房貸增加1482元,每年增加177784元

 

●三不政策

→不放銀行

→不跟會

→不做不熟悉的投資

※銀行定存利率幾乎是快等於0,銀行只能放一些零用金,作為家庭臨時支出的使用

 

●基金投資為主

→假設目前30歲

→每個月都存5000元

→60歲時,報酬率7%就有600萬

※30歲存5000元,40歲時所得會更高,存的錢超過5000元,最後能超過600萬的機會非常高

 

●定時定額

→後悔一開始出社會20幾歲沒有做

→現在很多媽媽都是小孩一出生就幫他做投資規劃

→以前基金報酬比較好都有15%

→目前集中在5%~8%

 

●經驗或研究證實

只要進行全球性資產配置,你的投資組合會比只有投資在國內好很多

→一定要有一部份的錢投資在自己所處的市場

→同時一定要有一部份的錢在國外的市場

 

●投資家庭

→每年跟先生出國一次

→有人賺到錢,賠上婚姻,非常不值

※每年帶家人旅遊,旅遊很花錢,但回收的情感、趣味、回憶卻是價值連城

 

●想要穩當的創業

就以已經有一定知名度,能夠加盟的連鎖店最受歡迎

→餐飲:美而美早餐店、壹咖啡、萊爾富

→連鎖店多具有知名度,又有原先開店的know-how、集體購物帶來經濟規模、壓低進貨成本

→開店成本不高,多在一、二百萬以內

 

●小套房投資

→容易因為類似產品多、招租競爭大

→一般報酬率在2%~4%

 

●店面屬於高報酬的投資產品

→店面總價高

→進入門檻比套房高很多

→市場類同類競爭少

→平均報酬在4%~6%

 

●假設有900萬資金

→放在銀行年息1%的定存,每月獲利7500元

→若再向銀行貸出年息2.7%的房貸2100萬

→買下3000萬的店面,則每月繳息4萬7250元

→若該店面每月可收租10萬元,扣除利息支出仍有5萬2750元

→總獲利約為定存7倍

 

●自己當房東,也不要親自下海

畢竟經營店面是很辛苦的

→朋友開店3個月後,除夕夜不能回家吃年夜飯,夫妻倆擠在倉庫吃簡易火鍋

→下一個過年,就請了一個店長,不顧店了

 

●退休後某甲擁有5250萬的現金

→如果沒有任何節稅計畫

→一般條件假設(一妻及兩位成年子女)

→扣除免稅額及其他扣除額後

→死後必須繳納的遺產稅高達1100萬元

 

●若某甲生前將5250萬拿去購買大樓店面

→遺產稅以土地公告價上房屋評定現值計算

→由於個人免稅額達700萬元

→因此根本不用繳交遺產稅

※與現金資產必須繳納的遺產稅相比,節稅金額高達1100萬元

 

●不動產節稅的利基

→不動產的遺產稅計稅方式,是以公告現值與房屋評定現值總額計稅

→而實際上市價與二者的落差大,因而出現節稅空間

※不動產產品中,又以店面的市價與公告現值的落差最為可觀

 

●店面的類型

→交通轉運點:捷運站

→百貨商圈:百貨公司、夜市

→社區商圈

 

●很多創業不但沒有賺到錢

→還會賠上一屁股債

 

●女生都想開咖啡廳

→花了40萬加盟金

→民生東路找到一個月11萬的店面

→請3個員工

→後來發現,每個月的營業額扣除房租、進貨、員工薪水後,連自己的薪水都付不出來

→人員的流動,自己在咖啡廳忙進忙出

→撐了兩年,連自己的健康都要賠進去,只好忍痛收掉咖啡廳

 

●創業初期,建議加盟的方式

→縮短自己摸索的作業流程

 

●青少年的錢很好賺

→只要跟新鮮流行有關,都會願意掏腰包

→EX:以前的大頭貼、寵物蛋

→因為年輕人拼命的買跟使用,早期的人都大賺一筆

※青少年容易受同儕團體的影響,別人有,自己就要跟,加上父母親生得少,都會犧牲自己成全孩子

 

●台灣生育力大幅下降

→勢必出現學校倒閉風潮,尤其高中及大專院校

→很多老師甚至校長都會失業

→商業週刊報導:台灣50年後,會減少500萬人口

→生育力下降,幼稚園的經營壓力很大

→以後的麥當勞只有老人,沒有小孩

→今周刊:婦產科醫師都要轉業去做整形、抗老比較有生意

※現在還想賺小孩的錢,以後可能會大失所望

 

●以投資亞太股票型基金為例

→定期定額投資每月5000元

→過去三年的年化報酬率為12%(新台幣計算)

→約可累計21.5萬,足以支付小型房車的頭期款

 

●購屋計畫

→定期定額投資10年在日本與歐洲中小型基金

→過去10年平均報酬率約一成

→約可累計100萬,支付房屋頭期款

 

●勞退新制94年7月1日上路

→勞工除非工作到60歲,否則不能領取退休金

→滿60歲且工作年資滿15年只能領取月退,不能一次領取

※新制是累積帳戶制,無論換多少工作或失業在家,帳戶裡的資金都會跟著勞工到下一個工作繼續累積

 

●平均壽命80幾歲

→退休後可能還有20、30年的日子要過

→這麼一大筆的費用該從哪裡來

 

●年金險的保險

→作為每月領回的安養費用

 

●定期定額投資共同基金

全球股票型最適合用來作為退休規劃的類型之一

→根據MSCI統計1983年至2003年間共23個年頭,平均報酬為9.02%

 

●目前是三低時代:低利率、低成長、低通膨

→保本最重要

 

●離退休還有10年以上

→應該以增值潛力較大的股票資產為主

→不要因為近幾年市場動盪大,就把資金移轉到固定收益的產品上

 

●所有的資金以現金持有也有風險

→一旦通膨上攀

→利率下走

※可能會有倒蝕本金的問題,這就是負利率時代的風險

 

 

●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符寶玲

→新制退休金每年的5%報酬率計算

→未來每年可領的退休金額只有退休前最後三年平均月薪的三分之二

 

●拚五子登科的到來

→房子越換越大

→車子越換越貴

→於是所有資金、身家都壓在房子上面,根本沒有閒錢可以規劃

 

●人一輩子大約有三次的換屋需求

→一開始買小的房子

→孩子長大後,再換大一點的房子

→老年的空巢期,又需要把房子換小,考慮有電梯、靠近公園、醫院

※房屋在大換小時,就可以結餘很多錢,也是退休金籌措管道

 

●退休資金最少需要2000萬以上

→以60歲退休,活到80歲

→每年退休金的報酬率平均8%計算

 

●現齡20歲每個月規劃2萬元投資

→平均報酬每年8%計算

→預估到60歲可以累積2400萬的退休金

 

●現齡40歲每個月規劃2萬元投資

→平均報酬每年8%計算

→到了60歲卻只能累積約900萬元的退休金

 

●每月投資5000元

→35歲開始執行退休計畫

→投資平均報酬8%的基金

→25年後總資產約478萬元

→如果延一年到36歲才開始,24年後總資產約436萬元

→兩者差了42萬元

※每個月投資的金額更多、報酬率更高,總資產的差距就更大了

 

●退休依據

→老本

→老友:有共同話題、共同經歷的生活空間

→老伴:其實老伴才是最重要的退休資產

 

●家庭需要財產信託

→如果小孩跟父母要求買一台機車,很多父母大概不會拒絕

→如果財產交由信託,受託人就會嚴格的審查

→受益人(孩子)是不是有駕照? 孩子的脾氣是不是穩定? 會不會去飆車

→如果受託人發現孩子的脾氣不穩定,也許就會駁回申請

 

●案例:有錢人家庭,18歲送獨子一台蓮花跑車(近500萬)

→以為高價就是保障

→沒想到孩子亂飆,高速公路出車禍

→車子可以修復,但是壓在裡面的兒子已經沒有生命跡象

 

●提醒父母

→先準備好自己的退休金

→行有餘力再幫子女規劃

 

●人生風險很多

→未來你的子女會不會遇到詐騙集團?

→還是一時心軟替人作保

→甚至投資失利

※都不是為人父母所能預知的,可以透過信託規劃,來避開這種不確定,財產才能圓滿交由子女

 

●子女教育及創業信託

→父母:委託人,子女:受益人

→其實就是父母親把錢給孩子,透過更有規劃的方式來給予

→EX:孩子找到工作時,提供獎勵金

→EX:孩子生下小孩時,提供教育準備金

※避免子女部當揮霍贈與的財產,鼓勵子女努力向學及工作

 

●遺囑信託

→依民法之遺囑訂定方式

→避免有親友想要以照顧孩子的名義貪圖遺產

→寫明若自己身故時,子女未滿20歲,則須將遺產交付指定之受託銀行成立信託保護子女權益

 

●目前國內的信託產業幾乎全數為銀行

→也就是金控公司為主題

→信託制度在國內算是新產業

 

●根據調查,退休後的生活費至少要有退休前薪資的6~7成才適當

→EX:目前一個月生活費3萬元的人,退休後至少每個月要拿到1萬8千元~2萬1千元

 

●第一個兒子:房子

→買一個房子來收房租

→每月按時領月租,保證每個月都有生活費

→除非是軍公教才有退休俸

 

●第二個兒子:中鋼

→每年配息2塊錢

→過去10年形象很好

 

●第三個兒子:中華電信

→大家電話打越多,兒子賺越多

→每年配息充足

 

●第四個兒子:富邦金、國泰金

 

●台塑集團向來高配息

→比定存銀行利率高

 

●男人有錢時,就可以選很多女人

→女人有錢時,會為她所愛的人付出所有

※男女大不同

 

●有錢之後,感情也變質了

→賺到錢,開始嫌棄家中的黃臉婆

→那個曾經跟你一起吃冷便當、騎機車吹冷風的女人

※如果你現在很有錢,不妨回顧一下,沒有錢的浪漫

 

●林百里

→創業開始時,總是要跟溫世仁拎個大型筆記型電腦

→當時一台電腦10幾公斤,手上至少要拎三台

→他當年體重不到50公斤,拎個跟自己體重差不多的行李加電腦

→有幾次差點在歐洲的旅館摔下來

→當時沒有放棄的念頭,一路跌跌撞撞,到現在「三廣總督」地位

※成為富翁,一定要有正面思想的個性

 

●成為富翁的靠山

→靠錢:有本金來投資或創業

→靠人:人脈通錢脈

→靠守:錢守不住,只能當個暴發戶

 

●工作優於投資收益

→年薪千萬的專業經理人,平均一個月薪水就有7、80萬

→一個月要透過理財來賺這樣的錢不容易

→他們上班就有錢

 

●美國暢銷書《隔壁的富豪》

→大多數百萬富翁都是買現成西裝

→開普通的福特汽車

→在平價商場購物

※絕對不是你想到在酒家揮霍的那種

 

●判斷投資是否成功?

→吃得下

→睡得著

→笑得出來

※如果你是市場老手,一定贊同這句話(靠的不是資金面、市場面、技術面)

 

●拿時間換取空間

→如果你現在30歲,希望20年後有2000萬

→大概每月存1萬,找到約12%的工具,就有2000萬

→想要3000萬,就要比12%更高的工具

 

●從25歲開始每月儲蓄200美金

→以8%年複利投資40年

→便擁有100萬美金

 

●越早開始,才能換到更大的空間

→年紀大、本金少,報酬率又要動輒20%以上

※光看報酬率也知道是天方夜譚

 

●投資共同基金

→把時間拉長,基金是很簡單的投資工具

90年代的股票型基金年平均獲利率達15%

→當然不能期望每年都有這樣好的事

→長遠來看,股票型基金的獲利高於貨幣存款利息與債券

※長期績效來說,海外基金優於國內基金

 

●合法的節稅

→一般市井小民,很難節稅

→當財富到一個階段,就需要節稅

→累積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專業會計師的規劃

※生前妥善規劃遺產,同時以免稅的額度內逐年贈與子女,將可避免過世後被政府收去太多的遺產稅

 

 

 

 

 

 

 

 

 

 

 

→很多投資顧問公司有這樣的統計以及各股分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讀書摘要
    全站熱搜

    bookworm94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