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記憶

2015年12月初版

作者簡介

椋木修三


  一九五四年生。日本中央大學肄業。記憶高手,在各電視節目中被介紹為實踐記憶術大師。在許多企業及文化中心擔任講師,教授記憶術、速讀術、部下培育法、改革員工意識等課程。他同時是日本諮商學會會員的心理諮商師,擅長意象療法,也是日本Brain Up Gym代表。著有學習術的基本必備書《圖解  超高速學習法》(図解  超高速勉強法)(經濟界),其他還有《「臉與名字」的記憶術》(「顔と名前」の記憶術)(PHP研究所)、《提升腦力!1秒鐘的速讀練習筆記》(脳力アップ! 1秒間速読練習帳)(大和書房)等多本著作。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為什麼複習與成果有直接關聯?
因為會讓你非常想學習

1.複習能強化「臨場能力」
透過「記憶」、「回想」學習才是一整套的/提升效率,找出複習時間/養成「當下重複」的習慣/「快速多遍」是記憶的訣竅
2.複習與預習同時並進
快速翻閱視讀的神奇效果/將上課編排進「自習」中/遺忘記住的記憶術/記憶能藉由輸出再次強力輸入
3.最強的學習系統「複習循環」
起點往往從自我檢測開始/用心分配時間,巡環重複PDCA

第二章  成功的人都在用的「My 課本」學習法
徹底使用一本書

1.「核心教材」只要集中在一本上
不可以在中途更換教材/使用分冊的方法可以減輕心理負擔/「迅速翻閱」,掌握全局
2.活用目次,就能簡單征服教材
目次是征服教材的地圖/即便面臨緊急關頭,「還是要先看目次」/利用目次避免學習時三心二意
3.用My課本整理頭腦
課本也能當作問題集與筆記使用!/只要花點時間在整理就能縮短學習時間/巧妙地在空白處與便條紙上寫上重點
4.使用緩慢速讀將知識深刻進腦中
「一‧五倍速讀」好厲害!/「要把全部內容都視為重點」時,就利用手指點閱法來應對/「不懂時先繼續往前讀」較能加深理解
5.與標題對話,增加知識量
「對標題提問,從本文中找答案」的閱讀法/「學學習」進化成「搞定學習」/請停止「避免丟臉的預習」
6.利用多種顏色標記,達成有條不紊的記憶
能做好整理就能記得住/嚴守最多使用四種顏色的規則/分色標記的技術/做錯了的「標記高手」尤其需要注意

第三章  光只是看的複習法──活用問題集與筆記
如智慧型手機般,徹底多用途化

1.將問題集當作背誦筆記來使用
問題集也能成為預習教材/順利背誦的重複技巧/背誦類與申論類科目在問題集活用方法上不同/某位學生的話──自信就是「不斷累積」
2.將問題集當作複習筆記使用
若解不開問題就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開始詢問的時機/對問題集提問的七個優點/擁有「猜謎感」
3.將問題集當作「提問集」
預防「注意力錯覺」/詳細解說解答的問題集是最好的
4.將問題集當作覺察的寶庫
利用書寫對自己進行小測驗/筆記的基本是三等分/英文要注意翻譯與英文的位置關係
5.將筆記當成卡片一般使用
有使用算式科目的筆記/製作背誦筆記的五個重點/對論文類來說「驗證筆記」很有效/將筆記變成「MY問題集」

第四章  訂立計畫,驅策自己的心
用數字與日期來描繪廣大的人生

1.將複習排入計畫中
將抵達終點前的流程可視化/在注意到複習下訂立計畫/時間、次數、期間的可視化/將年度計畫落實到月間計畫中
2.將熱情編入計畫中
成功的人都在進行能夠獲得成功的生活方式/加上動機就是加上理由/拿出幹勁就是吐露真正的想法/學習時三心二意是最大的敵人/「如果夢」能抑制三心二意
3.將失敗原因編入計畫
好的計畫不可缺少尖銳的「為什麼」/解決的順序是「現→原→對→變」/知道了「為什麼」就能訂立對策/失敗的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複習得不夠

第五章  以日‧週‧月為單位的循環學習
只要系統開始轉動,自然就能順利進行

1.訂定循環學習的計畫
有效率的依序使用教科書‧問題集‧筆記/重點配分固然很好,但不可以過度/循環學習的基本模式/輕鬆克服「麻煩」/運用循環學習法征服英文的成功例子
2.依序進行以一天為單位的複習計畫
效率化的訣竅是3W1H/以一天為單位的3W1H/來製作MY高級問題集吧
3.依序進行以一週為單位的複習計畫
以一週為單位的3W1H/別將不會做的問題棄置不顧/努力不會背叛你
4.依序進行以一個月為單位的複習計畫
從遺忘曲線能學到什麼/檢核一個月的學習/做預測問題集時必須注意四點/製作弱點一覽表

終章  養成「不遺漏、不白費、有要領!」的習慣
獲得成功的九個規則

規則一  整理問題
規則二  訂立計畫,將時間可視化
規則三  依序進行複習的循環學習
規則四  明確地給自己標示出目標
規則五  以「為什麼」為起點整理心態
規則六  巧妙運用期限
規則七  整備好物理環境
規則八  在相同時間、地點持續做同一件事
規則九  從人際關係中「隔離」出學習時間

後記
 

●努力學習卻無法通過考試的原因

→只花時間輸入腦中

卻忽略「輸出」這件事

 

●培養反覆回想的習慣

→輸出的重要

 

●一旦忽略知識的輸出

→即便好不容易將知識輸入

→能力也不會有所提升

 

●為什麼複習與成果有關聯?

→因為複習會讓你非常想學習

 

●知識輸出的學習不夠

→即使花了時間卻仍沒有成果

→明明很努力卻還是落榜

 

●記憶必須經過四個階段才能成立

  1. 記誦(記入腦中)
  2. 保持(保存記住的內容)
  3. 重現(回想起保存的內容)
  4. 再確認(確認重現的內容與記住的內容是一致的)

※一般人多半將學習時間放在輸入,但是若無法在3的重現展現成果,就沒有意義

 

●複習

→測試知識是否有輸入的輸出學習

→卻普遍被忽略

→幾乎所有人在準備考試初期都是輸入式學習佔9~10成

→複習則是一成到零

 

●人們基本上是沒有頭腦好壞的差別

→成績或考試合格與否之所以有差距和頭腦好壞無關

→完全是學習方法有問題

 

●養成「當下重複」的習慣

→學習時間=記誦時間+想起時間

「想起時間」:「喚起回憶所需的時間」

→只要在學習時間加入「想起時間」,就能提升知識的固定率

→EX:學習時間有20分鐘(15分鐘記憶+5分鐘想起)

 

 

 

●回想

  1. 在腦中想
  2. 實際書寫的方式來回想
  3. 實際用口說的方式回想

※輸入知識後要立刻輸出

 

●快速多遍是記憶的訣竅

→重現:寫出與學習用範例解答相同答案的複習方法(缺點:花時間)

→確認:只用眼睛閱讀學習用的範例(缺點:難以記住腦中)

→花一小時讀一本書的記憶量=花30分鐘讀一本書的記憶量

→即便用2倍速度閱讀,記憶量是相同的

※比起仔細閱讀一遍,「快速閱讀多遍」的記憶率確實比較好

 

●記憶能藉由輸出再次強力輸入

→積極的輸出

→努力複習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考試的目的

→在必要的時刻

→回答出正確的必要知識

 

●徹底使用一本書

→核心教材只要集中在一本書上

→不可以中途更換教材

 

●教材數愈多,學習內容就愈不完整

→「這也做、那也做」使用如此多的教材,實力也沒有增加

→一本接一本更換教材,無法提升學習效率

→不要成為「蒐集教材」的人

 

●使用分冊的方法

→將一本厚教材,用美工刀依照科目或單元進行分冊

→徹底背熟最低限度的必要教材

※核心教材要盡可能用薄一點的

 

●學習若是見木不見林,效率不會提升

→要先瀏覽全體,再進入細節

→若一開始只顧著細節,就無法看見整體

 

●活用目次

→目次是征服教材的地圖

→每次開始學習該科目之前先看目錄

※至少要瀏覽目次

 

●只要花點時間整理就能縮短學習時間

→只要經過整理,知識就能徹底輸入腦中

→整理就是「分門別類」

→理解的源頭就是分門別類

 

●與標題對話

→對標題提問,從本文中找出答案

→課本的架構:標題之下又分大標、小標

 

●提問法

→將小標看成問題

→回答不出來

→看以標記的答案加以確認

→促使知識固定下來

 

●將小標看成問題

→不看課本內容就能回答出來

→看已標記的內容確認答案

→確認知識固定下來

 

●將小標看成問題

→不用看課本就能正確回答出來

→確認知識已經固定下來

 

●嚴守最多使用四種顏色的原則

→分色是為了整理,提升複習效率

→務必要增加複習的次數

 

 

●問題集:視為複習的工具

→檢測學校的上課內容所獲得的知識是否確實記住

→藉由考古題或不在教科書的問題,確認知識的應用能力

→一般人:「課本→問題集」

將學習方式改為「問題集→課本」

→考試前的學習都要從問題集開始

→考前至少要重複3遍,最好4~5遍

※重複6遍是最理想的

 

●順利背誦的重複技巧

→第一遍:邊看解答,邊寫答案。無法回答的問題加上□記號

→第二遍:無法解答的問題要翻閱教科書確認,可以解答的將符號改為■

→第三遍:只解答有□記號的問題

→第四遍:原則上回答不看解答,若自己能回答將記號改為■

→第五遍:不看解答,只回答有□記號的問題

 

●自修者:沒有通過考試的例子

複習、重複的次數太少

→不知不覺就會「這也想輸入、那也想輸入」

→輸入數量大為增加,就難以增加複習時間

強烈建議自修者要徹底利用問題集

※因為花太多時間再輸入知識上了

 

●詳細解說解答的問題集是最好的

→解答的解說若很詳盡,就能取代課本了

 

●若有人將筆記整理非常清楚但成績依舊不好

依然是重複次數太少

 

●學習一定要重複進行

→重複進行就是複習

※訂出容易複習的計畫是非常重要的

 

●每個人失敗的理由各有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點

複習不足

→成績好、通過考試的人都注意到複習才是最重要的

 

●以複習為前提的學習法

→將學校授課當成複習的場所

→訂定計畫要考慮到複習的次數

→學習時要將複習時間列入來分配時間

→課本及問題集要考慮到複習

→作筆記要想著複習

※以複習為前提訂定學習計畫,循環並重複這項計畫

 

●找出失敗原因的關鍵字依然是「為什麼」

→訣竅就是不停地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豐田生產模式」,重複5次「為什麼」這種說法

→只問一次為什麼,就能知道表面的原因

→藉由問兩次、三次為什麼就能找出真實原因

 

●失敗的原因都是因為複習不夠

→如果拼命學習卻沒有收穫,就是複習方法有問題

※請牢記,千萬不要忘記複習有多麼重要

 

●在進入下一章前一定要複習前一章

→輸入新知識前,一定要針對之前的部分進行複習

 

 

●以一天為單位

→先複習前次所學的東西,再複習今天所學的

→複習有兩種:「確認」與「重現」

→若是以一天為單位,只要確認就足夠了

→以數學的解答為例,確認只花不到1分鐘,如果要重現要花10分鐘

→將有複習的日期寫下

→寫下日期就知道「何時做的」、「做了幾次」、「停頓下來的天數」

 

●成績的好壞不在於頭腦的好壞

→而是差別於重複次數的差異

 

●檢核一個月的學習

→PDCA中的C,亦即檢核

→藉由確實回顧前一個月,就能訂定個月的計畫(學習方針)

→無論如何,最好盡可能具體紀錄下來

 

●嚴格遵守時間

→與實際考試相同內做出解答

→一定要寫上日期

 

●一定要計分

→以明確的數字了解自己的程度

→懂了那些?

→哪些又是不懂得?

 

●整理問題

→有效學習,就必須進行整理

所謂整理就是分類

→必要的、不必要的

→重要的、不重要的

→理解的、無法理解的

 

●訂立計劃,將時間可視化

→不是「這本也要、那本也要」

→而是整理出「是這本?還是哪本?」決定出「核心教材」

→將一年內的學習流程可視化

→明確弄清楚「這個月要做什麼,不做什麼」

→星期一要做什麼、星期二要做什麼....

※成績的好壞與頭腦無關,而是差在複習的次數

 

●考試是輸出的集大成

→平成有輸出的習慣,就不會害怕考試

→學習時間排入:「輸入的時間」+「回想的時間」

一天學習的最後,要空出複習的時間

→輸入時,最好以「提問」的形式進行

→讓複習的形式變成回答提問,效率會提升

→隔天進入當天學習前,先複習前一天所學

→每週一次複習一週所學

 

●在相同的時間、地點持續做同一件事

→在桌子決定好相同的地方

→中間放課本及問題集

→右邊放資料,左邊放筆及橡皮擦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讀書摘要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okworm9487 的頭像
    bookworm9487

    bookworm9487的部落格

    bookworm94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