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指數★★★★★
1.股票投資 2.投資技術 3.投資分析
2015年初版1刷
作者簡介
陳重銘
教書20年,是個要養3個小孩的普通上班族。實際上,他是個存股高手,20多年來,靠著簡單的存股投資術,已經累積3千多萬元身價,每年領取的股利超過百萬台幣,相當於一般雙薪家庭的1年收入。
現職:三重商工機械科教師
學歷: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研究所碩士
媒體專訪:
《今周刊》795期2012/03/19:高職老師用「聚寶盆資金配置法」
《今周刊》852期2013/04/22:瓦斯行阿嬤存股傳奇
《聯合晚報》2013/11/30:10萬元入市 20年變2000萬
《女人變有錢》34期2014年7月號:20年不斷省錢買績優股
《Money錢》85期2014年10月號:6年存到300張股票
目錄
從1張開始存 低薪族翻身致富
存3個月買1張股票 也不放棄投資
抱一輩子台積電 養活一家子
吃不完的木瓜 股票就是散財童子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9字箴言存好股
7年存股計畫 年領500萬元退休
第2章
節約生活 不怕沒錢投資
節流養小孩 發現投資機會
「BMW」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有車、沒車 財富天壤之別
有土斯有財?大錯特錯!
繳清房貸 一無所有?
22K不夠用 轉個彎解決問題
第3章
存股的威力 靠股息養股票
存股的驚人威力
賺股息、還是賺價差?
好股票抱20年也不要放
金融股是存股好選擇
綁肉粽理論的吸星大法
第4章
忘掉股價 才能抱住金雞母
手中有股票 心中無股價
算出股票價值 跌到股底不用怕
好股票放越久 成本越便宜
恐慌者的障礙=有錢人的機會
從藍海市場找長抱股
買了就漲 越漲越要買?
短線操作的基本原則
做價差 要精算成本
賺錢的股票該何時獲利了結?
存股vs大盤指數高低
第5章
存股必懂的4個數字
數字1 健保補充保費:當心因小失大
數字2 可扣抵稅額:數額減半 要精打細算
數字3 配股配息:不是越多越好
數字4 殖利率:別陷入越高越好的迷思
第6章
克服恐慌才能成為贏家
股價大跌 危機入市
3個富餘 投資無後顧之憂
12個方法 在恐慌中學賺錢
蔡明介的PDCA哲學
第7章
不敗投資法 讓股票自動賺錢
開啟自動賺錢電路
電路核心 6類可長抱的定存股
買股王、跟流行 通常沒好下場
加強電流 用小型股衝獲利
第8章
買點到就出手 不怕股票大跌
買未來10年會賺錢的股票
長期投資 才能改變人生
定期定額存股 逢低大膽買
便宜的股票 看本益比去找
賣掉好股票的4個訊號
第9章 年輕學子存股術
打工存股 贏在起跑點
打工存股 大學4年可買60張股票
自動繁殖 畢業後免費多6張股票
第10章 上班族存股術
練習不浪費 學富人賺錢術
收入不高 投資越早開始越好
理財第一步 專注本業競爭力
靠專業兼差 錢比較好賺
小錢也要拿來投資
堅守6原則 加速財富累積
買台灣50:最簡單的投資法
低進高出 獲利再增加
第11章 年輕夫妻存股術
用好公司股息 支付家庭開銷
沒下決心買 錯失家庭財富
夫妻理財 交給有慧根的人
投資第1步 不要買進負債
大錢換小錢 保險不划算
錢放銀行定存 不如買銀行股
用好公司股票幫忙養小孩
食衣住行 低價存股術
狡兔十窟 幫自己建安樂窩
●理財沒有暴利
→堅持投資你就會成功
●第一堂課:專注好自己的本業,有穩定的工作才能投資
→花了一年多從台北到高師大修教育學分
→白天上班、晚上兼課、假日到淡江大學修數學學分
→有穩定的教職,2008年金融海嘯不用怕被裁員
→趁機貸款、逢低加碼
●第二堂課:節流
→省下買車、養車的錢,才有餘錢投資,改變未來
→白天照顧小孩,晚上到基隆海事夜間部當代課老師
→晚上10點下課轉搭3班車,到家已經凌晨1點
●第三堂課:學習理財的知識
→當代課老師一年一聘的壓力一直存在
●第四堂課:長期投資
→2008年金融海嘯
→跟銀行借500萬
→買進低估的股票
→2年後資產多一千萬
→每年領取的股利跨越百萬元
●第五堂課:相信優秀的腦袋
→張忠謀、郭台銘比我優秀
→靠著他們分給的股利
→6年來買了300張中信金股票
●第六堂課:股利現金流
→用股利持續買進低價的股票
→資產不斷變大
→再領更多股利
●人生沒有幾個27年
→年領500萬元
→努力學習投資的知識
●一開始花3個月買一張股票
→持續20年
→每年領100多萬元股利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父母的行為和觀念會影響下一代
→媽媽從沒上班,領的股息比公務員的退休金還多
→投資股票,靠好公司幫我賺錢
●省吃儉用
→電影只看二輪
→不買車
→只靠BMW(Bus MRT Walk)代步
●增加收入
→白天在私人公司上班
→晚上夜間部兼課,賺取一節課400元鐘點費
●2001年股票總值約500萬元
→每年可領20萬~30萬元
→2008年股票資產達破千萬
●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專注本業:擔任教師
→發展副業:編寫教科書
→節約省錢:不買車,搭公車和捷運
→買進資產:買進績優公司,並長期持有
●20幾年前做對一件事
→母親買92元20張未上市的台積電
→勇敢買進台積電,並且抱到現在
→退休金、每年家庭旅遊費...由台積電買單
●鑫成虧損300萬元
→48萬元現金繳交現金增資
→如今已成壁紙
●買未上市股票
→先確定幸運之神有沒有站在你身邊
●種木瓜
→台積電股息
→台泥、亞泥、聯詠、潤泰新、正崴、中信金、富邦金、國泰金
●存績優股
→買好股票
→股息再投入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高築牆(累積資產)
→不斷提升工作專業
→穩定工作收入
→績優龍頭股領取股息
→有房地產收租
●廣積糧
→現金流就是糧草
→股利
→房租
→利息
●緩稱王
→有耐心
→不夠便宜不買:成本過高
→不是好股票不買
●什麼叫做投資?
→設定目標
→腳踏實地
→長時間堅持
●節流
→2014年才辦了人生第一支智慧型手機
→省下托育費用,選擇到夜間部教書
→放暑假帶小孩去公立游泳池,3個人不到200元,可消磨一下午
→圖書館有免費冷氣、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
●年輕人要抵抗奢侈品的誘惑
→奢侈品只是負債
→資產:買股票,再用股利買奢侈品
●汽車是負債,越晚碰越好
→在基隆當過5年夜間部代課老師
→從家裡搭捷運、國光客運、公車
→晚上22:10下課,回到家已經凌晨一點
→不管颱風、下雨、寒流,持續5年
→一直利用「BMW」到46歲靠投資的股息才買車
●有車沒車天壤之別
→黃線暫停違規拖吊1900元,公車、捷運沒有停車問題
→2000CC牌照稅11230元、燃料稅6210元,一年稅金17440元
→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一年保費約1萬元
→保養、美容、修理,一年約2萬
※每年10.7萬的花費,不含油錢
●買車容易養車難
→稅費1.74萬
→停車費5萬
→保養2萬
→維修費2萬
→油錢4.5萬
→雜費4.2萬
→每個月約1.62萬元,一年就是19.44萬元
→一輛70萬國產車,使用10年的殘值約0元
→10年來買車+養車=264.4萬元
→上班族工作40年約換4部車成本約1057.6萬元
●太早買車,人生是黑暗的
→保險費
→車貸利息
→保養維修
→停車費
→罰單、拖吊
→稅費
→吃喝玩樂
※一生換4部車,總共花費1057.6萬元
●將買車的錢投入在年報酬6%的投資
→第一年買車錢70萬本金
→第二年=70X1.06=74.2萬
→養車費第二年=19.44+(19.44X1.06)=40.05萬
※若25歲把買車、養車的錢拿去投資,40年後在64歲退休有4394.16萬,年領263.8萬(人生沒有幾個40年)
●有土斯有財?
→背負1500萬的房貸
→20年期間房貸+利息約1800萬,高估為2000萬
→房貸20年,中間會有升息+金融風暴意外,總額一定要高估
→資產減少:賣光500萬元股票,每年少約30萬的股息收入
●房子是資產,還是負債?
→自住,有貸款的房子,嚴格說起來是負債
→自住的房子,就算房價上漲只是看的到吃不到
→卻要背上20年的房貸
→增加負債:買房一定要買車位,買車位一定會買新車,又多一筆負債
→20年的薪水只能繳房貸跟養小孩,沒有閒錢買股票
→喪失機會「買進股票,靠複利成長」
●房子是高價品
→不是人人負擔的起
→負擔不起就不要買它
→付房貸會好過租房子嗎?
※一般人買房貸款,往往忽略買房是很貴的投資
●買房要「傾盡所有」,最後只有一間房子
→20年後房貸繳完,你得到什麼? 又損失了什麼?
→每個月5萬元、一年就是60萬元,15年後總計900萬元資金買進績優股
→績優股靠著配股配息成長一倍到1800萬元
→只要5%的股息殖利率,每年就有90萬元的股息
→光靠股息年領近百萬,退休的日子很輕鬆
※租房雖然沒有自己的房屋,卻有更寬廣的空間
●存股三要素
- 挑一間好公司
- 趁它倒楣買
- 長期持有
※若2004年借了175萬買100張台泥,10年後光憑台泥的股利就可把借款還清,然後憑空賺100張台泥股票,每年給你23萬元的現金股利(千金難買早知道)
●好公司
→每年要賺錢
→獲利要穩定
※最重要:每年發放股利,獲利不穩定或發不出股利的股票,就不適合存股
●股利
→100張台泥,10年可領到172.8萬現金股利
→12.633股票
→若長期持有,每年可領到20幾萬元股利
※投資一家好公司,主要的目標就是「股利」
●好公司趁它倒楣買
→2002-2003年SARS
→10年前台泥均價約17.5元
●好股票抱20年也不要放
→未來的產業發展趨勢
→低價買進
→長期持有
●股子、股孫
→重點在於股利提供的現金流
→股子:100張台泥在2014年配發23萬元現金股利
→股孫:拿23萬元的股子在買中信金股票,2015年中信金又配發股利給你
●金融股是存股好選擇
→2008年中信金從20元左右開始買進
→越跌越買,買了80張
→中信金是國內消費龍頭,政府不可能讓它倒閉
→金融股有許多紮實的土地資產
※金融股為持股核心,看上的是穩定
●中信金
→本益比10倍以下:慢慢買進
→8倍以下:加碼買進
→經歷過2次現金增資
→持續到2003年持有200多張中信金
→2014年最低買在18元,持有達313張
※龍頭績優股,逢低慢慢買
●6年存了313張中信金
→2008年開始買
→200張自己買的
→其他100多張是靠配息(台積、聯詠、新普、順達、華碩)買進
→預計投資台新金(2887)持續存到500張
●知易行難
→年輕時:花了10幾年存電子股
→又花6年存313張中信金
→從今年預計再花7年持續買進便宜好股票
→預計7年後每年領到300萬元股息
※上述的過程耗費30年歲月,慶幸的是年輕時開始投資,一直堅持
●價值遠遠優於價格
→1000萬買進店面是價格
→每年可收60萬租金是店面價值帶來的「現金流」
→當價格虧損200萬,只要店面還在,每年有60萬可領
※願意長期持有17年,價值就會大於價格
●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
→郭董只要努力經營公司,每年可安穩領百億元股息,這是他要的價值
→正派經營的績優公司,董事長和大股東有誰會頻繁買賣股票?
※股票跟店面、土地一樣,都是有價值的資產
●股票價值=股利現金流X欲投資年數
→聯詠(3034)近10年平均股利是6.42年
→假設投資20年,總共收到128元的股利
→這支股票的價值就是128元
→習慣打個8折=100元
→當聯詠的價格低於100元的價值就會慢慢買進
※價格過高的股票,寧可慢慢等
●好股票放越久,成本越便宜
→持有多年的聯詠加上配股配息,持股成本在於50元以下
→投資人在除息前150元買進(配發6元現金股利),現金殖利率為4%(6元/150元)
→以成本計算,現金殖利率為12%(6元/50元)
※研究股票在於價值=每年穩定的股利
●非所有下跌的股票可以低接
→獲利衰退
→經營者缺乏誠信
→3019亞光
→董事長年年喊明年拚由虧轉盈,卻硬生生虧5年
●好股票才可以逢低攤平
→經營者誠信
→產業趨勢向上
→經得起金融海嘯的考驗
●作價差要精算成本,最好有2%價差
→假設173元買出聯詠
→證交稅:173元X1000股X0.3%=519元
→手續費:173元X1000股X01425%=247元
→假設170元買進
→證交稅:0元
→手續費:170X1000股X01425%=242元
→交易成本=519+247+242=1008元,接近股價的0.6%
→總獲利=17234-170242=1992元,獲利率約1.17%
※當價差有2%才有操作的效益,若價差只有1%,獲利幾乎都在繳交證交稅與手續費,投資人是做白工
●存股vs大盤指數
→4000點以下:下跌機率5%,上漲機率95%,長期持有,幾乎穩賺不賠
→9000點以上:下跌機率達96.7%
→20年間大盤只有3年落在5000點以下
→參考20周線(半年線),跌破就小額買進,越跌越買
※買在20周線以下的位置,成本已經比半年的均價還低,加上多年配股配息,效果不輸買在5000點
●沒有前景的產業,殖利率再高也不要買
→貪圖股利,賺了股息,賠了價差
→ex:DRAM產業的力晶
●心情富餘
→買進股票就是買進一家企業
→只要企業穩定成長,投資人可以安心領股息
→有錢的大老闆不在乎股價的波動
●金錢富餘
→找一個穩定工作
→低價時買進績優股
→不要借錢投資,避免融資操作
●時間富餘
→巴菲特:如果你沒有持有股票10年的打算,那麼10分鐘都不要持有
→要給好公司足夠的成長時間
→2004年大立光EPS10元,平均股價300元以下
→2014年大立光EPS高達144.85元,股價最高達2820元
→中信金因金融海嘯暴跌,逢低買進並持有至今
●財神爺敲門
→國安基金護盤
→融資斷頭
→股市成交量屢創新低
→加權指數來到今幾年低點
●那些股票可以當核心持股?
→大型績優龍頭股
→獲利穩定、很難倒閉的公司
※產生穩定的股息,持續灌溉其他的好股票
●認輸,是反轉的開始
→彼得林區:賣掉好股票,留下壞股票,如同在花園砍掉美麗的花朵,只留下雜亂的野草
→人都喜歡維持自尊,但是自尊值多少錢?
→狠心砍掉賠錢的爛股票,滿手好公司的股票,想輸都難
●價值比價格重要
→只要公司基本面沒有變差
→逢低反而要加碼
→2014年台新金認列損失,股價從14.2落至12.2元
●人生最大的痛苦
→股票大跌時,沒有現金可買
→股票大漲時,沒有股票可賣
※9000點以上要居高思危,5000點以下要樂觀進取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戰國時期商人: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當投資人滿手都是股票,每個人都在等高價時賣出
→大家滿手都是股票,股價還會漲嗎?
※大家都買的股票不要急著買,因為股價已經被推高了
●不要跟股票談戀愛
→經營能力下降
→產業趨勢沒落
→一定要跟沒有前景的股票說再見
●別太相信專家
→專家如果那麼厲害,在家裡偷偷賺就好,不用出來拋頭露面
→一般會把專家當作神的,特徵就是懶
→不想自己研究、懶得做決定
●投資:對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會成功
→如果想要有一棵樹,最好在20年前就種下
→人生沒有幾個20年
●第一桶金
→不要買不實用的奢侈品
→戒酒戒菸還賺健康
→不要動不動吃大餐犒賞自己
→白開水取代咖啡飲料
●種樹需要時間,沒有速成法
→50萬買大型績優龍頭股
→穩定需要付出代價:股價不容易飆漲
→理論上每年有5%~10%股利收入
→25000~50000元
※你的一生不缺這50萬,正缺少學習與機會
●可長抱的定存股
→技術領先:台積電
→資源寡占:漢微科、中碳
→專利:聯發科、隆達電子
→通路:統一超、潤泰新、潤泰全
→保全長照:中保、新保
→電信:中華電
●避免買太貴
→2008年中鋼最貴54.4元
→台泥1991年最高價141元
→國泰金最高1975元
※當股價位於歷史高點、大盤指數也在歷史高點,退出觀望,多看少買
●不要買股王
→國泰金:1975元跌到50元
→茂迪:985元跌到40元
→益通:1205元跌到20元
→宏達電:1300元跌到130元
●避免變化快速產業
→DRAM
→LCD
→太陽能
●投資股票看未來
→基金經理人:如果100年前有電腦,它可能會預估,清理馬糞的產業會賺大錢
→如果是靠過去的資料預測未來會鬧笑話
→技術線圖只看過去
→有些基金經理人完全不與技術分析的打交道
●中華電
→風險極小
→但6%不到的殖利率
→需要10幾年才能讓資產翻一倍
●買進零股
→講求紀律
→月初薪水一下來要立刻投資
→每個月預計投資一萬元買零股
→日常生活只能花投資剩下的錢
●大型金控
→台新金
→華南金
→第一金
→中信金
※獲利穩定,很難倒閉
●長期堅持
→若每個月只能拿1、2萬元投資
→絕對別指望在短短幾年可以改變人生
→窮人的投資一定要靠時間幫忙
※努力不懈20年,才可以年領100多萬元的股息
●認真就有回報
→持續投資20年
→累積3000萬元股票
→一直是上班族
→當過5年低薪代課教師
→養3個小孩
※認真執行持續買了20年、配股配息再投入、逢低勇敢加碼
●本益比=股價/EPS
→A公司:股價100元,EPS10元,本益比=100/10=10
→B公司:股價40元,EPS2元,本益比=40/2=20
※A公司股價比較高,但是本益比反而小,投資A公司較便宜
●本益比不適用於景氣循環股
→適用於獲利穩定的產業:金融業、傳統產業
●本益比12倍以下買進
→法人投資者:12-15倍為基本指標
→績優股的本益比12倍以下,買進
→10倍以下,加碼買進
●觀察經濟景氣
→本益比隨著經濟大環境改變
→2014年1-9月,台股平均本益比17.8
→2008年金融海嘯,9月的本益比降到10.14
●產品品質及公司誠信,是績優股的重要指標
→2013年大統葉綠素,味全從60元跌到50元
→2014年餿水油及飼料油,股價腰斬至20元
●學習有用的技能
→想要打工,最好先練習實用的相關技能,並取得證照
→學游泳並考取救生員執照
●年輕學子存股
→中信金
→第一金
→台新金
※大型金控要倒閉的機率很低
●收入不高,投資越早越好
→假設25歲投資100萬元(年報酬8%)
→45歲會累積到466萬元
→若35歲才投資,到45歲才有216萬元
※提早投資10年,差距就是250萬元
●理財第一步,專注本業競爭力
→2009年金融海嘯,申辦500萬元房貸投入股市
→在公立教書,被裁員機率低
→趁機大買績優股
●靠專業兼差,比較好賺
→苦力的工人,搬家工人每個鐘頭收800元
→搬鋼琴,特殊物件,半鐘頭收2500元
→分離式冷氣,收費4500元
※「勞力」跟「專業」打工的不同
●邊讀研究所邊修教育學分
→取得教師資格
→夜間部兼課
→一節課400元鐘點費
→一個晚上5節課有2000元收入
→可以做到65歲
※往後20年的投資報酬率很高
●上班族沒時間研究股票,就挑好公司幫你賺錢
→競爭力:統一超、中保
→獲利連續成長:台灣大、中信金、富邦金
→淨利優於同業:聯發科、第一金、兆豐金
→定期定額買進
→逢低加碼
→股息再投入
●台灣50一定要作價差
→周線操作
→20周線以下、搭配KD及MACD慢慢買進
→20周線以上賣出
※若0050可以賺到4-5%的價差,賺到就要跑,一年賺個3、4次
●夫妻理財,交給有慧根的人
→讓懂投資的一方來理財
●知足常樂?
→貸款買新房子
→再買一部車子
→老老實實工作,繳20年貸款
※若當時把股票賣光、拿去買房子、車子,20年後房貸繳清了,我又剩下什麼?
●投資第一步,不要買進負債
→房貸和養車的費用一直掏空口袋
→假設一年持有車子成本28萬元
→拿來搭計程車,平均一個星期可以花5385元搭車
→不用煩惱停車位
→不用一開始花一大筆錢買車
※買車不如搭計程車,買車的錢去買股票
●保險不划算
→儲蓄險利率不到3%
→還不如去買中華電5%的股息殖利率
→對股票不放心?
→難道不怕保險公司倒閉?
※30年後,錢會變薄,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
●錢放銀行存股,不如買銀行股
→與其當銀行的顧客,不如當銀行的股東
→中信金、台新金
→官股:兆豐金、第一金
→殖利率都是定存的7-8倍
※定存100萬5年後還是100萬,不會有賺價差的機會
●用好公司的股利養小孩
→每年贈與稅1年220萬元
→台積電
→新普
→順達
→聯詠
→鴻海
→中信金
→正新
※績優公司努力賺錢,不用煩惱大學及留學的費用
●大台北瓦斯
→5年均價20.06元
→每年獲利穩定
→若40萬元買進20張,每年有19200元現金股息
→平均一個月1600月,買瓦斯煮飯、給小孩盡情洗澡
※買大台北的股票,要挑炎熱的夏天
●飲食
→大成
→卜蜂
→統一
→潤泰新
●居家
→大台北
→中保
→全國電
→長虹
●交通
→正新
→和泰車
●育樂
→中華電
→台灣大
→三芳
●危機入市
→好的股票會碰上倒楣事
→加碼買進存股速度會快很多
※20年來累積3000萬元股票,年領100萬元股息
●狡兔十窟
→存下10檔績優股,每檔股票給我幾十萬元股息
→近6年存下313張中信金,每年發幾十萬元的股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