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初版

1.投資 2.個人理財

作者簡介

夏韻芬 


  專業又親切,善於掌握社會議題,提供聽眾思考方向,演講生動活潑,絕無冷場,就像她主持的節目一樣,切中需求,又能有良好的氣氛。
  專精財經領域,能夠透過多年的媒體訓練,將複雜的財經議題,融入生活中,教導大家聰明理財、輕鬆致富。

  ■學歷:政大EMBA、輔大社會系畢業
  ■主要經歷:中廣「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非凡「權民理財王」節目主持人、三立「HOLD住財富好韻來」節目主持人、財經作家
  ■近期著作:《基金私房學─換個腦袋買基金》、《薪光幫撈錢100招》、《靠基金狠賺3千萬》、《越花越有錢:夏韻芬教你聰明消費,輕鬆理財》、《夏韻芬的理財3規劃》、《夏韻芬的女人私房理財書》...

 

目錄

推薦序:周行一教授
作者序

第一章 覺醒還是繼續追尋?
投資人不停地追逐偶像
聽主力報明牌
投顧老師「喊水會結凍」
本土投資菁英的崛起
外國月亮比較圓

第二章 新偶像改變了我們
關鍵性的二○○八金融海嘯
人人都想跟平民股神學賺錢
媒體變成「富翁製造機」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素人靠「包裝」
股神?演員?傻傻分不清
當明牌滿天飛時
投資是一種技能

第三章  有樣學樣行不行?
跟著買讓你翻身變大戶?
高不可攀的巴菲特條件
五年賺一百億美元的秘密
用功才能成功
資訊優勢掌握獲利時機
白領族的致富公式
成功投資必備的三大管理能力

第四章  專屬個人的理財計畫
用七天,算出一生要有多少錢!
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產品
旅遊也是一種投資
資產配置:必備四錢與必過五關
認清理財商品的三種基本功能
五花八門的金融商品
風險控制,不要被保險卡住

第五章 人生贏在下半生
別低估自己其實可以活很久
養錢來養老
搞懂年金,退休金沒煩惱

後記 專注事業,才賺大錢
資料來源20201023_210234

●沒有一個投資是穩賺不賠的

→唯一安穩的是銀行的定存

→但是會因為利率過低,無法趕上通膨,賠上購買力

 

●外幣定存有匯率風險

→2013年最大的新聞是很多人因為澳幣定存利率4%去存澳幣

→後來澳幣跌了15%

→賺的利息,全被匯率吃掉

※換回新台幣,至少賠了10%以上

 

●沒有幫孩子保很高的保險

→繳的錢越多,等於是把自己的錢卡住

※應該把給孩子的錢來投資,效益比較高

 

●投資人不停地追逐偶像

→最早的主力偶像

→1990年代有線電視開放,電視開始出現股友社

→1997年上市櫃已超過500家,是本土明星經理人時代

→2002年起上市櫃超過1000家,是外資時代

→近期的名人、素人崛起,雜誌上的公務員、水電工、平民股神、平民大戶等

※早期的主力天王、投顧老師、明星級的基金經理人,如今都去哪裡了,又有哪些人可以安穩地離開股票市場?

 

●1987年,台灣解嚴

→隔年報禁開放,《中時晚報》成立

→上午跑新聞,下午想辦法接近四大主力天王(雷大戶、阿不拉、榮安邱、威京小沈)

→替讀者打聽名牌

 

●碰到下跌套牢,就找主力討公道

→詢問為何股價潰不成軍

主力無奈地說:「沒有辦法啦! 我連老婆都要騙,更何況各位」

 

●投顧老師喊水會結凍

→在80年代,社會上最流行聽老師報明牌

→早期投顧老師沒有資格認證,完全是以個人魅力來操控市場

→包括譚清連、山水、許弘明

※又以譚清連為代表人物,當年他的萬人演講會擠爆台北社教館大門的紀錄,迄今無人能出其右

 

●投顧老師喜歡鎖定股本小、成交量又不大的股票

→只要投顧老師號召會員鎖定籌碼

→股價幾乎天天漲停

※然而這種股票又是一般人買不到的,最後僅是投顧老師表演的工具

 

●朝陽科技大學的《財金論文叢刊》

→探討投顧分析師每星期推薦的股票投資組合

→研究結果發現,資訊不對稱(投資人知道少、投顧分析師知道多)愈大

→前波段報酬率愈高、周轉率愈低、規模愈小的公司,其分析師的推薦績效愈好

※正因為資訊不流通,讓這些主力、股友社有了籌碼優勢

 

●台灣股票市場經歷15年以上的投資人

→對於國內投信、證券界的天王級人物葉志勇,應該不陌生

→當時只要他看好的產業或個股,通常是投資人相互走告的名牌

※但他也是首位被查出利益衝突的投信公司董事長

 

●「認養」通常發生在新掛牌或上櫃小股本的籌碼穩定標的

→雙方協議切換價格及買進張數

→投信的買進價一旦高過切換價格,公司派就會按照張數及價差退款

→EX:議定切換價格40元買進一萬張,投信可能在30元開始買,到40元之前可賺正常的價差

→41元買進1000張,公司派就給退1000張每張一元的金額給基金經理人

→買滿1萬張時,通常也是股價最高點,大家再一起倒貨

※結果基金本身可能虧錢,但虧的是客戶的錢,公司派所退的價差,則流入經理人口袋

 

●鎖單:公司派與基金經理人事先講好要買的張數及退佣百分比

→EX:均價50元買進1000張,共花了5千萬元,講好退佣比例是10%

→公司派就退500萬元給基金經理人

→目前市場行情投信鎖單退佣比例約7-10%

※和認養的道理一樣,鎖單也是買的價錢越高,經理人拿的越多

 

●認養通常由低檔買起

→經理人把股價推到切換切換到價格之上,才開始拿錢

→進行鎖單時經理人不用費力推升股價,公司派要在高檔出貨時,就會找投信鎖單

→在高檔大量倒給基金,公司派順利出貨,基金套牢,經理人中飽私囊

 

●重大事件有投信副總謝青良在2010年6月3日、6月18日、8月20日以他人名義買進盈正股票50張

→其所管理的勞退基金全權委託帳戶也在同年9月17日至29日買進盈正股票共600張

→而謝某發現盈正公司的營收獲利可能比預期低於甚多

→先賣出他自己的股票,獲利879萬

→但是政府基金賠了1.4億元

 

●日盛投信前投資長陳平涉嫌內線交易

→也是搶先買進與勞保勞退基金相同的股票

→藉斷線交易賺不法暴利

→與前寶來投信協理瞿乃正共獲利近億元

→卻讓政府基金虧損逾10億元

 

●外資在台灣發展已超過20年

→早期第一代1990年的何資文(代表作為宏碁)

→第二代1995年的劉啟東(代表作為台積電)

→第三代2000年的蘇豔雪(代表作為華碩)

→第四代包括金文衡、董成康、陸行之、楊應超、谷月涵、王安亞等,都是外資圈的一時之選

 

●每天、每週、每季,外資券商的分析師努力地撰寫報告

→主要給國外手握數百億、甚至數千億美元資金部的經理人看

→這些外資分析師能夠左右高達7兆台幣外資進出

 

●外資圈富有盛名的金文衡,是高盛證券亞洲研究部負責人

→研究台灣產業十餘年

→但是在2012年捲入美國史上最大的避險基金內線交易案

→涉嫌提供台灣電子廠商產業的商業內線消息,遭到FBI的調查,後來黯然離職

 

●2013年10月2日,美國麻州發布新聞稿

→指出花旗集團證券台灣分公司分析師張凱偉因為洩漏未公布的鴻海報告給四家避險公司

→讓客戶提前賣出蘋果股票,蘋果股價一天下跌2%,市值蒸發新台幣3000億元

→花旗付出新台幣9億元的代價

→新聞曝光後,張凱偉離職

→他的年薪3000萬,是繼張文衡之後,市場影響力最大、最具知名度且被喻為天才型分析師

 

●《今周刊》第868期報導一位新竹陳太太看好王雪紅的經營實力

→加上外資卷商紛紛建議「買進」或「持有」

→陳太太覺得外資很專業,應該不會有問題

→於是用900元左右買宏達電,不到半年股價下跌至450元,最後慘賠千萬元

 

●分析師要寫報告,長短篇所花的時間不同

→經過內部討論、稽核之後,再發給客戶,中間產生時間差

→媒體透過關係取得報告,還需要時間翻譯、消化(外資報告都是英文)

→之後再綜合自己的理解,寫成新聞,在報紙或是雜誌上呈現

→這樣的時間落差,股價可能已經反映完畢了

 

●過去媒體不容易打進外資圈

→因為跑外資圈的記者通常英文要好

→還要花時間建立情感

→於是,只要記者拿到研究報告,不管資深還是菜鳥研究員,一律大肆吹捧報導

→反觀本土研究員的研究報告,卻不見得受到青睞

※媒體長久以來輕本土、重外資的心態

 

●官員素質有關

→因為外資報告都用英文撰寫

→如果要用本土一樣的標準來檢驗外資,可能能力有限

→對於外資一手看多、一手偷賣的行為,可能也無力監控

※於是當投資人把外資奉為「明牌」,風險更大了!

 

●國內散戶把外資報告奉為神諭

→但是外資分析師也是凡人

→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誰要來承擔後果? 還不是散戶自己

 

●看懂外資報告的買進或賣出

→只有12個月的有效參考期

投資圈的人都知道,BUY不見得是買,HOLD也不是緊抱不放

→五評等:強力買進、買進、持有、賣出、強力賣出

→五評等:買進、短線買進、持有、短線賣出、賣出

→三評等:加碼、中立、減碼

 

●2008年的金融海嘯

→受到衝擊而倒閉的小型銀行約200~300家

→AIG、房利美、房地美都向美國政府緊急救援

→花旗銀行股價最低慘跌到每股3.18美元

→每天在廣播節目的CALL IN電話,都是投資人在哭訴自己的投資虧損

→有人說虧了50%,我跟節目來賓不約而同說正常

→因為全世界的指數都是賠掉一半

 

●回想那一次的大崩盤

→試問有哪一家機構、哪一位大師能精準預測金融海嘯

→答案是沒有

 

●最先啟動素人股神話題的是《今周刊》

→考量「大師」都失靈了,於是開始在部落客裡尋遍高手,成立散戶兵團

→一開始雜誌社內部反對聲浪很大

→後來社長首肯,才試做一冊

→沒想到散戶兵團一出刊,立即創下高銷售量

※根據數據顯示,只要當期封面人物是素人投資,銷售大約都破萬本

 

●用3頁報導10年故事

→偶像崇拜存在一種「認知錯誤」

→很多投資技巧僅適用特定的投資環境

※單就一篇簡單的報導,會讓讀者覺得投資可以走捷徑,誤以為只要複製就能成功

 

●媒體變成「富翁製造機」

→電視圈有快樂星期三的說法

→因為壹週刊、今周刊、商業週刊都是星期三出刊

 

●財經新聞台來賓的通告費3000元計算

→5、6個來賓需要2萬元的支出

→再加上主持人費用、還要支付便當錢、聽寫打字等雜支

→但是,與雜誌合作,只要來賓上節目打書,通告費一律行規1350元

 

●國內法令對法人、正規軍的規定很多

→上電視不能講

→開盤時間不能講

→投信則有內規的限制

※然而法令對於素人卻沒有任何的限制,壓抑正規軍,卻扶植素人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素人靠「包裝」

→很多雜誌的封面都是賣一個「人物」

→媒體將素人包裝成散戶學習的對象,標題都是散戶兵法、教你怎麼練功

→誘使大家掏錢購買雜誌閱讀「素人名人們」的故事

 

●有位市場很熱門的素人股神

→其實是一位前財經記者的堂弟

→他們從小就認識

→他就說:從來沒聽過買股票的功力比我高

※素人題材要讓讀者買單,包裝不可少,一定要有傳奇性的故事,先衰而後盛,最後金額一定要大

 

●有位記者私底下透漏

→曾有位素人採訪時,口口聲聲說自己是亞洲股神、平民股神

→但是又說自己從不買股票

→試問,不買股票,如何有效驗證? 還是他只是演員?

※沒有實戰經驗,這些人就讓人覺得是演員,不是所謂的素人或股神

 

●法人與素人的差異

→素人像是雜牌軍,法人是正規軍

→素人像是簽樂透,運氣好賭中

→法人有特定專業,講求投資組合,屬於細水長流

 

●素人之後的績效,誰來檢驗?

→許多素人都用假名,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想直接複製素人的投資方法,風險似乎太高了

 

●一本賣10,000元的書

→一位投顧界的老師,書原本是一本賣1000元,放在書店沒人買

→後來又改多一個零,變成10,000元,單做網路通路,不再放書店賣

→結果賣個清光,甚至還要加印

※大家竟然會覺得貴的10,000元的投資書比較準

 

●明牌滿天飛

→一個節目每位來賓要報3-5支明牌

→一天至少報20支股票

→一個星期至少報100支(既然是明牌,哪能一直重複?)

→一個月就要報400支明牌

※節目做3個月就會報完所有的股票,到時候不就明牌滿天飛

 

●投資要的是「路對了,就不怕遠」

→方向錯了,速度快也沒有意義

→EX:長期(退休金)資金需求,投資上發生虧損,能夠用安定的心情跟態度持續下去

→短期資金,例如房貸、學費,這些就不能做有風險的投資

 

●有些投資故事真的學不來

→40年前買黃金是1 錢100元

→每股10元的聯華食品現在也買不到

 

●如果看報紙、看電視都可以賺到錢

→那麼股票市場應該不會有賠錢的人

→世界上也不會有窮人

※盲目學習名人、素人的投資方法就是一件很危險與有難度的事

 

●巴菲特曾說:如果靠過去統計經驗或是資料來做投資判斷

→賺最多的肯定是「圖書館管理員」

※熱愛球賽的人都知道,勝投紀錄不能保證可以贏得現在正在進行的比賽

 

●2003年以前一連串攸關房地產榮枯的事件,換屋前就已作好的功課

→1991-1994住宅建築執照一路暴增,共發了83萬戶

→1997亞洲金融風暴

→1999台灣921大地震

→2000科技泡沫

→2001美國911恐怖攻擊、房屋買賣移轉銳減到25萬棟

→2003 SARS

※投資房地產一定要先知先覺,任何資訊都要充分吸收

 

●資訊優勢掌握獲利時機

→投資市場比的是財力

→講求的是資訊優勢

※資訊講求的是快、正確、而且有用

 

●何麗玲公開說:投資理財要能獲利,秘訣有三

→勤做功課

→有看法

→不盲從

 

●資訊戰也是關鍵

→基本上名人有比較好的資訊流

→他們認識高層、核心人物

→有次記者拍到何麗玲買房子,就是戴德梁行(DTZ)總經理顏炳立帶去看的

→一般人看屋,應該只是小房仲帶去看屋吧

→名人所擁有的人脈、資訊、金流,往往高出一般人許多

※本身沒有名人那樣的條件,這樣盲目模仿怎麼能像名人一樣成功或致富呢?

 

●跟著大戶下單前,先想一想

→很多大戶進出券商的戶頭不只一個,多則10幾個

→有些戶頭做些假動作

 

●30年前新台幣5元可以買一個菠蘿麵包

→假設把這5元拿去銀行定存30年

→就算利率維持在3%

→10年後可以得到12元

→然而赫然發現,市面上一個菠蘿麵包居然要價20元

 

●30年前,100萬可以在台北買一間公寓

→如果把100萬放銀行裡,假設過去30年平均存款利率是5%

→現在可以累積到432萬

→但是相同地段的房價早就漲到上千萬了

※即使資產因利息而成長,但不保證購買力能維持一致

 

●報明牌真的是中樂透?

→曾聽好友建議,買進未上市股票

→買進價格是每股170元

→不到半年,市場報價是0.6元

→最後慘賠170萬元收場

※印證股票當壁紙的說法

 

●調整五子登科順序,人生目標更早達成

→年輕人先存第一桶金

→再來是結婚優先,兩人一起賺錢,可以存更多

→再一起買房子

→接下來準備生孩子,如果太晚生,孩子在念大學階段,自己已退休,金錢壓力大

→至於車子,看工作與生活實際需求

※有人沒買車,也能暢行無阻

 

●解讀金融資訊

→知識管理

→資金管理

→情緒管理

 

●投資市場賺到錢的人

→都是要先有想法

→然後才會有行動

→想法是一種分析觀點,常常要領先市場

→需要透過研究,建立領先市場的想法

→大膽假設,之後要一路小心驗證

 

●真正大戶級投資人

→買到虧損的股票就立刻賣出

→賺錢的加碼

※因為「誰會把金雞母賣掉」 ?

 

●投資必須掌握的三大關鍵數字

→通貨膨脹率

→投資報酬率

→年化投資報酬率

 

●為什麼知道口袋的錢夠不夠買午餐?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午餐花費大概100元左右

→所以當有了目標價格

→我們就會知道「夠」跟「不夠」

 

●六大基本開銷

→1.生活費:食衣住行育樂

→2.住宅費:房租、房貸

→3.孝親費:每月給雙方父母的孝養支出,多久要帶老人家吃大餐、看病、復健

→4.教育費:子女的學費、安親班、才藝班

→5.退休儲款:每月結餘做退休費用

→6.殯葬費:簡單的30萬,彭湃的百萬

 

●盤點你有多少錢

→銀行帳戶:活期存款、定存

→投資報酬:股票、債券

→人身保險:生病可以拿多少錢、死了可以拿多少錢

 

●上網估算退休金有多少

→登錄勞委會的網站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勞保退休金或勞工退休金有多少

 

●雙方討論,思考以下問題

→買屋:何時買? 想買總價多少錢?

→小孩:想生幾個? 養到什麼時候? 

→生病:住單人房還是健保房? 久病誰來照顧?

→回饋社會:接受每個月多少錢行善?

→退休生活:繼續住現在的環境,一樣的生活水準,每個月需要多少錢? 還是搬到鄉下生活? 老了需要看護要準備多少錢?

→離開:要留下多少錢照顧一家大小的生活開支

 

●拿筆記錄

→打電話問醫院,現在單人房病房一天要加價多少錢?

→打給小孩已經長大的姊妹淘,問一下孩子養到大學畢業要多少錢?

→高中到大學如果是私立學校:約300萬

→環遊世界:有50萬也有100萬

→打給禮儀公司:簡單的殯葬也要30萬元

 

●算算「應備」與「已備」的錢

→已備:投資+儲蓄+保險

→應備:退休需求+子女教育+家庭開銷

→應備<已備:不必要的浪費

→應備>已備:未滿足的缺口

→應備=已備:剛好在刀口上

 

●上班族理財

→找到一個你喜歡的工作

→每個月存下1/3的薪水

→學習投資理財

→每個月的固定投資+儲蓄

 

●絕對不跟會

因為倒會,都是你認識的人

 

●購買基金,停利的觀點很重要

→技術線型來看,長期均線(10年線)是平的

→也就是報酬率會平平

過去的經驗,定時定額一年以上,有獲利2成就要停利

 

●唯獨買了保險,不希望真的發生

→買了癌症險,就不希望真的發生

→保險就是保帳意外的風險

→不希望發生的事要以小錢來做

※投資則是希望發生的事,要以大錢來做,這就是保險的最大盲點

 

●好的保險就是先做好醫療險

→癌症險考慮進去

→考慮家庭的保障:房貸+車貸+一年的生活開銷,就是先生投保的金額

 

●一年存2萬4千元的儲蓄險 

→當時母親說這筆錢要讓你娶妻生子、買房用的

→於是存20年後,想要在台北買房

→發現根本不夠辦婚禮,更別說買房子

儲蓄險繳完20年的期滿金是48萬元,實際領回55萬元

※55萬元扣掉48萬本金也僅有7萬元的利潤

 

●不投資儲蓄險,自己也能存到48萬

→20年來的時間價值僅有7萬

→如果不是選擇儲蓄險而是其他投資標的,一定賺更多

→這種保險適合超保守,又沒通貨膨脹概念的人

※會投資的人,20年本金至少要翻3倍

 

●四種人身保險

→壽險:死後領

→意外險:殘廢領

→醫療險:生病給付(基本款只能住院領)

→年金險:退休、老年給付(活著時候領)

※保險最重要的是先把保障做好,行有餘力再來做投資

 

●有家庭、老婆、教育費、房貸的青壯年

→高額定期壽險

→意外險

→醫療險

 

●銀髮族

→醫療險

→意外險

→年金險

 

●人生五大關卡

→結婚

→生子

→買屋

→子女教育金

→退休金

 

●當基金淨值跌剩一半

→許多投資人選擇暫停扣款

→殊不知如果繼續扣款,等於繼續撿便宜貨

※投資錢要有明確的目標

 

●如果知道現在所做的投資

→是為了5年後房屋自備款、10年後子女教育金、15年後的退休金

→現在淨值跌,有什麼好怕的

※跌越多買越多,將來賺錢機會更大呢

 

●正確的投資方式

→先定目標

→想策略

→最後挑商品

 

●蘋果日報:買台塑股票43年,一萬變一千七百萬

→現在比照辦理,會有同樣可觀的報酬率嗎?

→專業基金經理人、外資法人給了肯定答案:難!

→台灣的經濟基礎跟產業已不再處於快速成長的高峰期

→石化產業有美國開採頁岩油壓力、公安、環保壓力

 

●前任電視節目製作人

→買了一家三口一年要繳38萬的保險

→當要買房子時,才發現自己窮到只剩保單

→之後因工作量下滑、收入減少,錢都卡在保險裡

→至今未買房子

●無論哪一種金融商品

→本質只有三種功能

→儲蓄

→保險

→投資

 

●儲蓄可以「保本」,不一定「保值」

→別為了求保本,忽略通貨膨脹的威力

→30年前5元可以買到菠蘿麵包

→假設這5元拿去銀行定存30年

→利率3%的情況,10年後可以得到12元

→這筆錢領出來後,赫然發現市面上一個菠蘿麵包要價25元

 

●長期的理財需求,要靠投資策略來達成

→投資的定義:承擔一定的風險,交換賺取超過銀行利率的可能性

※投資的報酬與風險,是一體兩面,投資並非穩賺不賠

 

●如果有人認為投資有風險

→可能出現賠本虧錢,那就不要投資好了

→試想一想,開車在路上有沒有風險?

→搭飛機有沒有風險?

→吃的米糧、食用油不久前都有風險

※投資決策重點不在於「有沒有風險」,是有沒有「管理風險的能力」

 

●很多人因為本身金融知識不足

→買了一堆儲蓄險

→有一天會發現亂買保險的保障還是不夠

→未來退休僅也不夠

 

●金融體系並非「慈濟功德會」

→他們是營利單位

→需要為股東、投資人獲利負責

→商品只有適不適合,鮮少有好壞之別

 

●看懂美元終身保單

→繳多少保費,就領多少身故保障

→每年領的,其實是領回自己的錢而已

→祝壽金:把身故的一筆錢還你

→受益三代:在孫子小時候,不具使用金錢的意義,等孫子長大後,又因通貨膨脹不值錢

※這張保單充其量就是先繳錢,再把你的錢還給你

 

●看懂銀髮族的意外險保單

→保險公司以「50-70歲銀髮族專屬」強打

→一天只要繳25元,免體檢,最高享有300萬意外保障

→宣傳文字一看就知道是意外險保單

→意外險不管幾歲都不用體檢,不斷宣傳「免體檢」,彷彿是很大的恩典

→一天只要25元,對照300萬保障感覺賺到了

→如果以一天25元乘以365天,一年要付9千1百25元

※這樣的意外險金額是很高的,一般人只要3000元的意外險就足夠

 

●很多人喜歡每幾年領回的生存保險金

→感覺是賺保險公司的錢

→事實上,也是領回自己的錢

※尤其領回型的保險比沒有領回的保費還貴

 

●保險跟金融商品最大的不同

→買錯股票可能三天就發現問題

→買基金大概一至三個月也會出現狀況

※買錯保險通常是五年後、十年後或更久之後,發現期待與事實差距過大

 

●看懂結構型債券

→DM寫六年可賺52%

→單利:一年有8.67%

→年複利:7.22%

→無論是銀行或保險公司,基本上都有一定的成本要扣除

→勢必要扣除附加費用:保險公司的營運費及保險業務員的傭金

→六年後的匯率風險

 

●連動債七大常見風險

→匯率:外幣貶值

→利率:利率上升,零息債券價格會大幅滑落

→流動性:並非像股票,今天賣出,第三天就可以拿到現金

→市場:信用評等

→信用:違約

→提前贖回:收益率下降

→轉換標的:特殊狀況必須變更連結標的,投資人沒有決定權

 

●房價所得比

→房價除以所得

→主要估算一般民眾的購買力

→理財顧問做財務規劃時,會將房價所得比估算在5-8倍

→EX:夫妻兩人年收入100萬元,安全的購屋價金就在500-800萬,如果超過,就會造成生活壓力

 

●買保單前

→到底買這張保單的目的是什麼?

→這樣的買法,真的能解決需求嗎?

 

●父母很捨得幫家裡寶貝買保險

→卻忘了是誰在繳保費

→替小孩買好幾張高額的儲蓄險、醫療險、壽險

→父母自己的保險卻很陽春

→萬一父母其中一方發生意外,無法繼續繳保費,孩子的保費反而造成沉重的負擔

 

●保險規劃順序

父母優先於子女

→父母保單,壽險優先於其他險種

→保障優先於儲蓄或投資

 

●2012傳出勞保可能破產傳聞

→導致9萬4千人申請退休

→創史上第二高紀錄

→平均退休年齡57.3歲

 

●退休後每人每月平均生活費約2萬5千元

→以57歲退休,活到77歲計算

→20年的退休生活需準備600萬元

 

●人生兩大悲哀

→人活著,錢不夠花

→人死了,錢沒花完

 

●退休生活四大花費

→生活費

→休閒娛樂

→醫療保健

→安養照護

 

●人際支援系統

→真的只剩下錢,錢也不會自個兒幫你燒飯做菜

→有老伴相陪,自然最好

→如果沒有老伴,老友更形重要

 

●一位長輩是億萬富翁

→生病住院堅持住2人房

→絕對有能力住總統級套房,但是他說臨床有人聊天,感覺真好

 

●一位長輩滿屋財寶

→請外傭,怕偷竊

→請台傭,嫌煮飯不好吃

→其實最期待的是老朋友及孫女帶來的小吃跟八卦

 

●有些朋友相繼招手團購買屋

→大家不是為了獲利

→是希望老的時候,住在附近有伴可以聊天

 

●如果過於保守投資

→雖然保護資產

→但是整體投資效益必然不佳

 

●所得替代率

→退休後每月所得除以退休前每月所得的比例

→政府部門及坊間說所得替代率介於60%-70%間為佳

→EX:退休時月薪為50,000元,預計退休生活每月有35,000元就能維持就業時的水準

※所得替代率超過100%,才能應付醫療或安養照顧問題

 

●年金險:把退休金所在水庫裡,只能開一個小小的水龍頭慢慢流出來

→適合不擅理財

→怕自己耳根子軟,容易受人誘惑或不擅拒絕的人

→很多人中樂透,一定會買這樣的年金險

※把錢鎖在保險中,每年領生活費出來使用

 

●投資工具有一好沒兩好

→報酬率、風險度、變現率三個主軸

→股票一漲停就是7%,碰到股災風險變高

→放銀行定存不到2%,但風險變很低

→買房子賺得多,但是碰上奢侈稅的兩年限制,是變現性的壓力

 

●投資金律

→投機性商品,不要超過資產一成

→不了解的商品,不投資

→不急著做投資決策,冷靜、冷靜、再冷靜

→不要相信好康買不到,因為機會永遠再

→紀律比報酬率重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讀書摘要
    全站熱搜

    bookworm94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