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方法 2.讀書法
作者:克里斯迪安.格綠寧
2013年11月31刷
作者簡介
克里斯迪安.格綠寧 Christian Gruning
德國執業律師。曾擔任地方法院簡易庭的法官,後來放棄法官之職,創立格綠寧學院與格綠寧出版社,投入學習訓練及出版的市場。他身兼作家和講師,也為企業提供績效管理(CVM)方面的諮詢服務。
就讀於大學法律系時,格綠寧即已創立市場研究、資訊科技計畫相關的顧問公司。畢業考(即德國律師、法官資格考)期間,他因為無法像同學一樣有充裕的時間整天K書,而坊間相關參考書也不敷使用,於是自己開發出一套高效學習法,順利在困難的國家考試中取得高分!後來他更參與培訓一群有特殊記憶力的兒童,參加「世界記憶錦標賽」,並開始密集研究高效率閱讀與學習技巧。
「格綠寧學院」網址:www.akademie-gruening.de
●學會如何「學習」,讓你更有力量
→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如果速讀會降低人對於內容的理解力與記憶力
→提高閱讀速度有什麼用?
●分類整理
→當人遇到不熟悉的事物,緣腦會出現恐懼的反應
→如果學習者承受過大的壓力,身心狀態會退化成爬蟲腦(不再具備學習能力)
→一旦資料經過分類與歸位,就不會引發緣腦的的緊張不安
※從教科書的目錄著手,先花時間掌握學習的全貌
●瀏覽一本書
→段落的標題
→次標題
→插圖
→圖表
→凸顯的字句
●新的連結都是在既有的知識基礎上建立的
→傳入大腦的新資訊就像是蜘蛛絲一樣
→如果沒有任何知識網絡的基礎,新資訊無法附著
→某方面的儲存的知識愈少,吸收相關的新知愈難
※新訊息必須與舊知識產生連結,才能進入大腦
●進入全新的知識領域,應該先從基礎的知識下手
→初次閱讀時,先跳過困難艱澀的部分
→知識學習如同蓋房子
→學習的基礎不穩固,最後整個知識架構也會倒塌
→先做分類整理,製作出蓋覽圖
●向自己提出問題
→閱讀時,持續不斷與作者對話
→自我提問
●時間的量與限制
→人類的大腦只能在一定時間內處於最佳狀態
→分段式閱讀
→把一本書分成好幾個段落做閱讀
●高收入的人,每年至少閱讀20本專業書籍
→一個人的閱讀量越多,就會與別人產生愈多的交集
→快速的知識累積可以拓展人際關係的網絡
→知識就是力量
●閱讀碰到的問題
→缺乏理解力
→注意力不集中
→眼球運動的退步
●意義單位
→一個
→小
→「一個綠色的小蘋果」(意義單位)
→逐字閱讀讓人感到疲勞
●眼球轉動的限制
→人類的雙眼不是為了閱讀而存在的
→眼球不是為了逐字或逐行閱讀而設計的
※你看書花了3小時,其中有1小時是在尋找下一行的位置
●眼睛是為了追蹤移動的物體而設的
→直覺地用食指或筆來幫助移動眼球移動的進行
※有手指或筆的輔助,閱讀時省下尋找下一行起頭的時間
(除了「視覺」還有「觸覺」)
●眼球只會傳遞訊息
→並不會為我們處理學習資訊
→碰到艱深的內容時,最好要闔上雙眼,讓大腦繼續思考這些資訊
●心智圖
→結合關鍵字、顏色、圖形
→關鍵字寫在正中央
●動筆寫一本書或是準備演講前
→先將自己的放射狀思維寫下來
→最好用心智圖呈現出來
●資訊的內容如果是用條列式的呈現
→當中的錯誤與缺失就不容易被發現
→往往造成學習者在理解與學習方面的問題
●將內容簡化成關鍵字
→一個人對於一本書或是一場演講能記住多少
→主要是跟他是否能將內容簡化為幾個關鍵字有關
●把句子從學習內容直接抄寫下來的做法,是不利於學習的
→要用最少的關鍵字來歸納一個段落的內容
→一個段落使用一個關鍵字就夠了
●關鍵字挑選原則
→愈少愈好
→有必要才選
●系統性的複習是必要的
→一定的時間內,重複地進行複習
●心智圖三步驟
→內容結構
→找出關鍵詞
→建立關鍵詞的連結
●運動
→科學研究證實,運動量足夠的人,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比較少且穩定
●放鬆
→當你愈能徹底地放鬆,你在呼吸時就會愈緩慢
→當我們在壓力情境時,呼吸會變得急促
●心智圖的規則
→紙橫放:我們會先注意中央部分
→中央部分寫上關鍵字,將字塗上顏色
→每個重點只限濃縮成一個關鍵字
●我們大腦能記住的內容
→10%:閱讀
→20%:聽
→30%:看
→50%:看與聽
→70%:向別人介紹相關內容
→90%:實際運用知識
※投入愈多的感官知覺,能記得愈多學習內容
(記憶好的人,善用五種感官)
●用想像力編故事
→訓練感官提升記憶力
→人類在性方面擁有近乎無限的記憶力
→與性有關的聯想幫助記憶
●只要稍作休息,你將擁有更多可運用的知識
→休息時間是大腦處理訊息的重要階段
→如果要讓大腦建構新進的訊息,並讓它們與舊知識做連結,我們必須暫做休息
※不做休息,反而會對學習造成干擾
●每一次的學習不應超過45分鐘
→頻繁的休息可以提升記憶力
→搭配休息的時間只要5分鐘就夠了
→當你念書超過2個鐘頭,卻只能記得少部分內容
※念書時間超過45分鐘,你的左右腦就會自動罷工
●別再休息的時間繼續吸收新的資訊
→避免看報紙、看電視
→休息時間最好離開座位,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
●學習時間不要過長
→要在30分鐘內從頭到尾注意力集中在學習內容上,幾乎是不可能的
→只要讀個30分鐘就能休息,學習動機會比較強烈
●你的人生價值觀
→當你慶祝80歲生日,你所樂見聽見的內容,就是你對於人生價值觀
●馬克吐溫:如果我們沒有了目標,做事會變得事倍功半
→效率:用正確的方法做事
→有效性:能收實際成效的事
●訂定目標要具體化
→不要使用籠統含糊的文字
●艾森豪原則
→A類任務:重要且急迫的任務
→B類任務:重要卻不急迫,應該定期撥出時間,分批完成任務
→C類任務:急迫卻不重要,盡量推託或拒絕此任務,重心放在B任務
※至於不重要也不急迫的事,不用理會
●人生價值觀力求平衡
→工作與成就
→家庭與人際關係
→身體健康與自我實現
●你的知識越豐富,學習新知識越輕鬆
→新訊息如果沒有跟記憶庫的舊知識進行串聯,就會不斷從大腦流失
●定期的複習
→第一次:10分鐘後
→第二次:隔天
→第三次:一週後
→第四次:一個月後
→第五次:半年後
※就寢前再複習一次,就能留下深刻的記憶
●花時間複習是必要的
→至少花1/4的時間投資在複習舊材料
→不做複習的人不斷地塞給大腦新的資訊,但是又很快地把它們忘記了
※一家公司如果支出50萬歐元給員工做教育訓練,其中80%的內容卻在24小時後被受訓的員工所遺忘,就如同這家公司在一天內燒掉了40萬歐元
●使用卡片做筆記無法達到有效的知識管理
→用A4的大小紙張製作心智圖筆記,會讓學習效果增強
※不要用全句的文字做筆記
留言列表